下列实验方案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CO 2中混有少量的CO |
将混合气体点燃 |
B |
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稀硫酸 |
将4g浓硫酸加入到46g水中,搅拌 |
C |
鉴别碳粉、铁粉、氧化铜三种固体 |
取样,分别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
D |
检验NaOH溶液变质程度 |
取样,滴加石灰水,再滴加酚酞溶液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操作Ⅰ一定是降温 |
B. |
操作Ⅰ一定是加溶质 |
C. |
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
D. |
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碳资源。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 )
A. |
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
B. |
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 |
C. |
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 |
D. |
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 |
现有4种试剂:①紫色石蕊试液;②稀硫酸;③碳酸钾溶液;④氯化钡溶液。能用来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的试剂有( )
A. |
② |
B. |
②③ |
C. |
①②③ |
D. |
②③④ |
如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 |
B. |
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 |
C. |
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 |
D. |
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a口进气 |
通常情况下,下列能实现"1+1=2"这一结果的是( )
A. |
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2毫升酒精的水溶液 |
B. |
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2克酒精的水溶液 |
C. |
1克食盐加1克水得到2克食盐的水溶液 |
D. |
1克食盐溶液加1克硝酸银溶液得到2克混合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