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为世界粮食事业作出卓越贡献。化学与农业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稻在我国首种成功。海水呈弱碱性,其pH 7(填“>”、“=”或“<”)。
(2)农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中, 三种元素需求量较大。
(3)大米中的淀粉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成 和水,同时为机体活动提供能量。
(4)把稻草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可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为 。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是。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
是或E。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1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反应完全结束后,共收集到1.6g气体.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并烘干滤渣,称得滤渣的质量为g.
②计算原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B、C、D、E、F六种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内容中涉及的化合物,转化关系如下图,其中D是最常见的溶剂。
(1)根据上图推断,A是,D是,E是(填写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一)、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小苏打;②干冰;③活性炭;④熟石灰;⑤硝酸钾;⑥碳酸钙
(1)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2)放入冰箱中,可消除异味的是,
(3)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4)可用作复合肥的是,
(5)可用作补钙剂的是,
(6)常用作人工降雨的是。
(二)用化学用语表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2)二个氩气分子
(3)3个亚铁离子;
(4)碳酸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三)(1)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_______。
A.节约使用纸张 | 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 |
C.减少使用塑料袋 | D.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 |
(2)上海世博会使用很多LED灯,为其供电的装置接受阳光照射后,便可将_______转化为电能。
(3)洗洁精能清除油污,这是利用它的_______作用。
(4)在农业生产中,施用的草木灰(有效成分是K2CO3)属于_____肥。
(5)铬、铜及其合金在交通工具上随处可见,现将铬(Cr)插入Cu(NO3)2的溶液中,铬上有红色物质析出。则铬和铜相比,金属活动性强的是___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学习酸碱盐性质的时候,进行了以下的实验:
(1)甲同学将酚酞试剂滴加到Ba(OH)2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成,得出可溶性碱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HCl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测到红色褪去,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除酸碱指示剂外)。
(3)丙同学认为碱除了能够跟酸反应外还能够跟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例如三氧化硫就能跟Ba(OH)2溶液反应,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丁同学将Na2CO3溶液加入到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得到的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清液无色透明,底部有白色沉淀。丁同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除酸碱指示剂外)混合后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除酸碱指示剂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13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两种重要物质。请你参与下列氧气和二氧化碳有关制备、转化的实验探究活动。
Ⅰ: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1)图中仪器的名称:a,b。
(2)用装置A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制得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装置收集。
(3)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可选择装置;向装置中加入药品前的一步实验操作是。该组合装置既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又可用来制取氧气,其中选用相同发生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原因是。
Ⅱ:用过氧化钠反应来制取氧气,是潜水员使用的供氧装置的原理。
【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在不需要加热的情况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盐);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
【设计装置】为验证过氧化钠(Na2O2)和CO2反应生成的气体,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向装置X中通入足量CO2气体,观察到X瓶中的淡黄色固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同时见到Y、Z装置中有气泡出现。
【实验分析】
(4)Y中的溶液是;Z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5)验证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的操作是。
(6)反应结束后,可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X瓶中过氧化钠是否有剩余(除用二氧化碳验证外),其实验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