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主要原理及部分操作为:一定条件下,将NH 3、CO 2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发生反应:NaCl+CO 2+H 2O+NH 3═NaHCO 3↓+NH 4Cl,过滤,滤液中主要含有NH 4Cl、NaCl两种物质,如图为NH 4Cl、NaCl、NaHCO 3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6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    g。

(2)碳酸氢钠晶体首先从溶液中析出的原因是                              

(3)从滤液中得到氯化铵晶体的操作: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干燥。

(4)将60℃时氯化铵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掉10g水,然后降温至t℃,过滤,得到溶液甲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

甲和乙都是饱和溶液

B.

溶剂的质量:甲<乙

C.

溶液的质量:甲>乙

D.

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故填:ABD。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常温下,铝和氧气发生反应,在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膜

(2)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铁溶液

(3)炼铁高炉内焦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4)铁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生成硫酸亚铁溶液

(5)碳酸氢铵晶体受热后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仪器或装置进行气体制备,回答有关问题:
5243fbf2b21193131b567d0166380cd791238d6e.png

(1)写出仪器 a 的名称,用 A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若要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其发生装置可选用图中的(填序号)进行组装,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操作:先把玻璃管口,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内.
(3)要制的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在收集装置前增加盛有的洗气瓶.
(4)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用到的装置是(填序号)
(5)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钠元素对人类生命、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某病人静脉注射需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3)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得 N a N H 2 ,再将 N a N H 2 N 2 O 反应可生成 N a N 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N a N H 2 + N 2 O = N a N 3 + N a O H + X ,则 X 的化学式是
(4)盛烧碱溶液的试剂瓶若使用玻璃塞,时间长了能生成 N a 2 S i O 3 而使瓶塞被粘住, N a 2 S i O 3 S i 元素的化合价为

0℃时,分别向盛有10g水的A、B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图2表示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20℃时,(填"A"或"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图2中(填"M"或"N"),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3)要使B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答一种方法即可).
(4)将10℃时M的饱和溶液升温到20℃(假设水不蒸发),其溶质质量分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粗盐中除 N a C l 外还含有 M g S O 4 以及泥沙等杂质。初步提纯粗盐的实验流程如下:

(1)"滤渣"是粗盐中含有的
(2)实验过程中四次用到玻璃棒,分别是:
第一次:溶解时搅拌;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将精盐从蒸发皿转移出来。
(3)本实验从滤液得到精盐,采用的是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参考溶解度曲线图分析的原因:.


(4)看图可知,200C时 N a C l 的溶解度为g,本实验溶解3.6g的粗盐,蒸馏水的最佳使用量约为ml.增加蒸馏水的用量虽然能加快粗盐的溶解,但会引起的不良后果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