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宏观一微观一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甲图表示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乙图A、B、C表示部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据图所得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B.

镓是一种金属元素

C.

图C表示的是一种阳离子

D.

氯化镓的化学式为GaCl 2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等质量的 C O C O 2 C O C O 2 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 : 14
B. 等质量的 A l M g 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 H 2 的质量相等
C. 等质量的 N a H C O 3 M g C O 3 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 C O 2 的质量相等
D. 等质量的质量分数均为4%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显中性

下列各选项中,实验操作一定能够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氧气能支持燃烧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B
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向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约 1 3 体积的滴有酚酞的水,振荡
C
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向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
D
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
常温下,同时分别向同体积的盛有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的集气瓶中滴加相同滴数的饱和澄清石灰水,振荡

下列说正确的是(

A.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B. 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一定是酸
C.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D. 同一温度下,某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A. 用二氧化锰区分水和5%过氧化氢溶液
B.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C. 用适量的稀硫酸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
D. 用适量的铁粉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 农药施用后,不会在农作物或农产品留有残余
C. 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前四种元素是氧、碳、氢、氮
D.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属于复合肥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