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金属的利用和保护。

(1)图1利用了铜的物理性质是    

(2)图2说明铁具有    性。

(3)工业上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4)图3是用三枚洁净无锈铁钉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只有甲中铁钉有明显锈迹。

①实验乙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②由实验甲、丙可得出的结论是                    

(5)宜昌三峡机场新国际航站楼钢网架建设中,使用了700多吨钢。

①酸雨会腐蚀钢网架,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

甲烷

B.

二氧化硫

C.

二氧化氮

D.

一氧化碳

②钢网架防腐漆施工时规定,表面清理结束4~8小时内必须进行防腐底漆的喷涂,其原因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铁的冶炼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金属资源的保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1)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涉及种分子。
(2)反应过程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图中的字母,下同),可用作燃料的是
(3)在该反应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 B.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C.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D.A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分)

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中各种现象,能够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与水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净水时需加入明矾的目的是
(2)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3)某些地方的饮用水中含有少量的Ca(HCO3)2等可溶性盐。烧水时,Ca(HCO3)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CaCO3。试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节约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填序号)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化学与金属。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2)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________。(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3)校园内铁制车棚生锈实质是铁与空气中的发生化学反应,写出一种防止其生锈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路上铺接钢轨常利用铝热反应:2Al + Fe2O3高温2Fe + Al2O3,该反应说明铝的活动性比铁(填“强”或“弱”);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各种黄金首饰易于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化学与计算
右图是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回答下列问题:
(1)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mg。
(2)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个18岁的青年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mg。假设碘的来源仅靠这种加碘食盐,该青年每天摄入这种食盐应为g。

通过半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根据下图的一些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关闭B装置中的止水夹后,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止后如图所示,则B装置是否漏气?___________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3)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4)利用装置A和E,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其理由是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5)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填字母编号)

下图所示是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进行试验。请完成下图所示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测定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2)实验现象:白磷着火燃烧,活塞先右移,后左移,最后停在刻度约为的位置上。
(3)现象解释:白磷着火燃烧时,活塞先右移后左移的原因:

(4)实验结论: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约占

我国科学家陈乾旺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440℃和800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合成的金刚石最大达1.2mm,完全可以满足工业用途。
⑴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请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分析,金刚石与水相比谁更宝贵?,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