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表中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
B |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 |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
C |
酸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
酸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 |
D |
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是否收集满,最好的方法是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至集气瓶中 | 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 |
C.将燃着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 | D.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 |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大量白雾 |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无烟、无焰,发出白光 |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属于化学变化 |
B.工业上制氧气的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 |
C.分离液态空气后所得到的氧气是纯净物 |
D.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1/5 |
今年国庆长假,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雾霾天气,雾霾天气空气能见度极度下将,特别是对游客的出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是形成雾霾天气的最大元凶。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香烟烟雾颗粒直径大多在0.1至1.0微米,提倡不吸或少吸烟 |
B.雾霾天出门戴N95专业口罩(过滤孔径在0.1微米左右) |
C.为了减小PM2.5对环境的影响,禁止家庭使用私家车 |
D.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