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进行铁的锈蚀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1min后温度计读数上升,8min后打开止水夹,水倒吸入锥形瓶。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前的体积 |
实验后的体积 |
|
锥形瓶内空气(含导管内空气) |
烧杯内水 |
烧杯内剩余水 |
246.0mL |
100.0mL |
51.5mL |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铁的锈蚀是放热反应 |
B. |
使用氯化钠溶液的目的是加快铁的锈蚀 |
C. |
此实验能推断出铁的锈蚀需要水的参与 |
D. |
计算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19.7% |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描述了春天晴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下列从微观角度对“花气袭人知骤暖”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微粒的体积小,质量轻 | B.微粒间有空隙 |
C.微粒在不断运动 | D.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 |
NH2Cl消毒时,发生反应NH2Cl+H2O═X+HCl0,其中X的化学式是()
A.H2 | B.N2 | C.NH3 | D.N2H4 |
二甲醚(C2H6O)作为一种新能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 |
B.二甲醚属于氧化物 |
C.二甲醚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
D.二甲醚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根本的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 B.中子数不同 |
C.电子数不同 |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
已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55kg,计算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保留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