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举国迁移(节选)

①蒋介石预料到红军企图渡过长江进入四川,于是从湖北、安徽和江西抽调了大批兵力,用船急速向西运送,企图从北切断红军的进军路线。所有的渡口都有重兵把守;所有的渡船郡被撤到长江北岸;所有的道路都被封锁;大片地区的粮食都被劫掠一空。南京方面又另外调动大批兵力进入贵州,增援地方军阀王家烈的"双枪兵"。王家烈的部队最终被红军困住。南京方面还派遣部队前往云南边界,在此设置障碍。因此,红军在贵州遇到了20万军队的堵截,敌人沿途设置障碍。迫使红军在贵州两次调转方向进行大规模行军,并绕着省会贵阳进行了大范围迂回行动。

②红军在贵州用了4个月的时间实施机动作战。在此期间,他们共消灭了敌军5个师,攻下了军阀王家烈的指挥部,占领了他在遵义的西洋豪宅,招募了2万名新战士,并且到该省大部分村镇召开群众大会,在青年中间建立共产党组织。他们的损失非常小,但仍然面临着横渡长江的问题。蒋介石在川贵边境迅速集结兵力,狡猾地封锁了通往长江的便捷近道。他现在将"剿灭"红军的主要希望寄托在阻止红军渡江上,无论红军在哪里渡江,他都企图将红军进一步向西南地区驱赶,或者把红军逼进西藏的无人区。他给手下的各个指挥官和地方军阀发电报:"将红军阻截在长江南岸,关系到党国命运。"

③红军于1935年5月初突然调头南下进入云南,这里是中国与缅甸和印度支那交界的地方。红军经过4天急行军,抵达距离云南省会云南府10英里的地方,地方军阀龙云紧急调集全部兵力进行防卫。同时,蒋介石的增援部队从贵州赶来,紧追不舍。蒋介石和蒋夫人原本一直留在云南府,此时连忙登上法国火车南下前往印度支那。南京方面的大队轰炸机继续每天在红军上空狂轰滥炸,但红军还是继续前进。不久,这种恐惧的气氛消散了,原因是南京方面发现,红军向云南府的挺进只是由小股部队实施的佯攻。红军主力部队正在西进,目标显然是在龙街--长江上游为数不多的几个通航点之一--横渡长江。

④在荒芜的云南山地,长江深入巨大的峡谷,急速穿行。山峡中突起高耸的山峰,长达1英里多,两岸矗立着陡峭的石壁。政府军早已全数占领少数几个渡口。蒋介石非常高兴,此时他命令将所有船只拖到长江北岸烧毁。随后,他指挥他的部队和龙云的部队在红军周围进行包抄,企图在这个富有历史盛名的、暗藏危险的江岸上将红军一举剿灭。

⑤红军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仍然继续兵分三路向西朝着龙街方向疾进。那里的船只已被烧毁,南京方面的飞行员报告称,红军一支先头部队开始建造竹桥。蒋介石更加有把握了,造桥需要好几周时间。不过有天晚上,红军的1个营突然不知不觉地调转方向,经过一天一夜的强行军,奇迹般地行进了85英里,在黄昏时赶到附近另一个可能的渡口--皎平渡。夜幕降临时,他们身着缴获的国民党军服进入城镇,神不知鬼不觉,悄悄解除了国民党驻防部队的武装。

⑥船已经被撤到了北岸--可是没有被烧毁。(红军还在数百里之外,并没有往这里来,为何要烧掉船只?政府军之前大概就是这么想的。)不过,要怎么搞条船到南岸来?天黑之后,红军押着一个村吏来到江边,让他向对岸的哨兵呼喊,说政府军已经到了,想要一条船。对岸的哨兵毫不怀疑地派来了一条船。这些"南京"部队的一支分队就这样进入到船舱内,很快就在北岸登陆--终于到达四川境内。 守军当时正舒舒服服地打着麻将,红军的潜入让他们吃了一惊。红军没有动武就将他们堆放的武器没收了。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长江文艺出版社,作者:埃德加•斯诺)

班级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标长征路线--小组讨论将⑤⑥段描述的战斗命名为"夜袭皎平渡",并标注到"红军长征路线图"中,你认为应标注在ABCD的哪一处?

(2)明长征战略--红军在贵州、云南的胜利展现了新战略的威力。请你用文中的一个关键词来表述这个新战略。

(3)绘长征画面--小荆读到上文画线句子觉得特别有意思,请你发挥想象,向他绘声绘色地描述一番。

(4)悟长征精神--小楚说:"我觉得红军长征能取得胜利靠的是紧密团结群众。你看,红军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还到贵州大部分村镇召开群众大会,在青年中间建立共产党组织。"请仿照小楚的说法,说说你悟到的长征精神。

科目 语文   题型 名著导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情节 内容主旨 小说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名著知识填空: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小说,主要讲述号潜艇的故事。是凡尔纳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
《童年》是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小说的基调整体上显得严肃、低沉。

附加题
外公那干瘦但却匀称的身躯偎依着我,他讲起了自己童年时代的艰苦岁月,他用词很粗鲁,难懂,但他讲的很流畅,有条有理。
他那双绿莹莹的眼睛充满着热情,闪闪发光,金色的茸毛欢乐地竖起来;他那尖尖的嗓音变得又粗又重,对着我的脸吹嘘起来: “你到这里来坐的是轮船,是蒸汽送你来的,可是我年轻的时候,得靠自己的力气拉纤,在伏尔加河上逆水行船。船在水里走,我赤着脚在岸上拉纤,踩着又尖又利的碎石子,就这样从日出到黑夜,不停地拉呀,拉呀。太阳晒的后脑壳直冒油,脑袋里像烧化的生铁似的,可还得不停地拉,腰弯的头点地,弯的浑身骨头格格响,汗流满面,汗浸的睁不开眼,看不见路,心里直想哭,眼泪不住地流。阿廖沙,你要知道,什么话也不能说!只能埋头拉纤,不停地走。有时候滑脱了纤索跌到了,跌个嘴啃泥,这到该高兴,力气都用尽了,跌一交也能喘口气,歇那么一小会儿。
你瞧,这都是上帝亲眼看见的,人们过的是什么日子,就在仁慈的我主耶稣眼前!……就这样,我沿着伏尔加这条母亲河的河岸走了三趟:从辛比尔斯克到雷宾斯克;从萨拉托夫到这里;又从阿斯特拉罕到马卡里耶夫的集市。这三趟足足有几千俄里!到了第四个年头,我就当上了驳船上的工长,因为我向老板显示出聪明才干!……”
选段通过外公的讲述,描述的是哪一个场景?我们从中感受到纤夫怎样的生活状况?
选段中的外公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小说里的外公后来变成怎样的人?

名著阅读
(1)根据高尔基《童年》的内容,在下面空白处填出相关人物。
每逢周六,都要惩罚一下本周以来犯过错误的孩子,然后他就去做晚祷,这时,厨房成了孩子们的天地。外祖母收养的弃儿弄来黑色蟑螂,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2)“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上文中的“她”是个怎样的女性?
(3)昆虫记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生动地揭示出来,使人们得以了解昆虫的真实情景。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剪下精确地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阅读以下《水浒传》的节选,回答问题。
A 气极了,牛二却又拳打脚踢。A便对众人叫道:“大家都看见的,我没办法才在这里卖刀,这流氓不讲道理要抢我的刀,还打我!”牛二说:“打死你又怎么样?”说着又是一拳。打得A“火从心上起,怒向胆边生”,只见寒光一闪,流氓牛二倒在刀下------刀刃上果然滴血不沾。
文中A是,发生在东京城杀死牛二之前的故事是()
A落草二龙山 B失陷花石纲 C大名府索超比武 D失陷生辰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