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人们常提出的一个疑问是:中国的稻田里如何走出了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

中国在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岁月里,都将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自古流传,到了当代,农民出身的毛泽东说,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大,吃饭的事情最大。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的饥馑给袁隆平留下了刻骨明心的(①)。那时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农校--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便下定决心,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

他在1960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的往事,(②)要成为世界农业史上的经典事例。那是1960年7月的一天,下课铃声响过之后,袁隆平拍去身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义夹,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③)常规法培育出来的早稻常规品种正在勾头撒籽,呈现一派丰收景象。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连裤腿都没挽,就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这是一株奇特的稻禾,株形优异,穗大粒多,足有十余穗,每穗有壮谷一百六七十粒。袁隆平用布条扎上记号,从此格外精心地照顾这蔸稻禾。收获季节他得到了一把金灿灿的稻种。第二年春天,袁隆平把这些种子播种到试验田里,期待收获有希望的新一代稻种,因为系统选育(从一个群体品种中选择优良的变异单株)是一种主要的育种方法,当时许多优良的稻麦品种都是通过这种方法选育出来的。可是当秧苗发绿长高之后袁隆平发现,它们高的高,矮的矮,成熟得也很不一致,迟的迟,早的早,没有哪一蔸的性状超过它们的前代。一种失望的情绪掠过袁隆平心头,但是对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有着深入研究的袁隆平进而想到,从遗传学的分离规律观点看,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有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 它的后代今年既然发生分离,可以断定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那么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迟熟……一一做了详尽记录。经过反复统计计算,袁隆平证明,这次发现完全符合孟德尔的分离规律。袁隆平的实践让他发现了真理:既然去年那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长势这么好,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                              。后面我们将看到,袁隆平对真理的发现,使他(④)地必须向国际知名的权威和他们的权威结论发起挑战,这种挑战之艰难往往使挑战者身心具疲,落荒而去。

(选自高中《语文》,有改动)

材料二

我有着一个梦

埋在泥土中

深信它不同

光给了它希望

雨给了它滋养

它陪种子成长

我有着一个梦

走在田埂上

它同我一般高

我拉着我最亲爱的朋友

坐在稻穗下乘凉

妈妈我来看您了

您看这晚霞洒满小山村

妈妈我陪您说说话

这种子是您亲手种下

在我心里发芽

风吹起稻浪

稻芒划过手掌

稻草在场上堆成垛

谷子迎着阳光

哔啵作响

水田泛出一片橙黄

(选自袁隆平《我有一个梦》)


材料三

"               ,遍地英雄下夕烟。"(毛泽东《七律•到韶山》)2016年8月,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到随州调研,他说:"随州的土质好、气候好、水源好、栽培技术一流,是中籼稻最适宜的生长区域,这里的中稻产量高、米质好。"2019年9月,袁隆平院士欣然题词"随州香稻",赋予了随州香稻新的内涵、新的使命。

(选自2021年5月23日《随州日报》)

(1)下列"材料一"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偏僻(pì)

②挑战(tiăo)

③敏锐

④刻骨明心

B.①充分(fèn)

②田埂(gěng)

③掠过

④鹤立鸡群

C.①呈现(chéng)

②山麓(mí)

③抚摸

④屏气静神

D.①撒籽(sǎ)

②稻穗(suì)

③详尽

④身心具疲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材料一"中"(  )"里,恰当的一项是   

A.①印象

②确定

③采纳

④不屑置辩

B.①影响

②注定

③采纳

④不可避免

C.①影响

②确定

③采用

④不屑置辩

D.①印象

②注定

③采用

④不可避免

(3)"材料一"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年它的后代既然发生分离,那么可以断定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B.

今年它的后代虽然发生分离,那么可以断定性状优异稻株是一株去年发现的"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C.

今年它的后代既然发生分离,可以断定那么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厚稻株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D.

虽然今年它的后代发生分离,可以断定那么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4)在"材料一"中"      "上依次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①只要探索出其中规律

②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天然杂交稻"

③从而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

④也就一定能把这种优势应用到生产上

⑤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稻

A.

①③④②⑤

B.

②④⑤①③

C.

①⑤④②③

D.

②①⑤④③

(5)仿写"材料二"中划线的诗句。要求:题材不限,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6)根据提示,补写"材料三"横线上的诗句。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易误读常见字 字词的含义 排列句子顺序 词义辨析 常见易错字 续写 补写 改写句子 正确使用词语 病句辨析与修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消息,请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要求不超过25字。
湖北日报2月18日讯黄冈市教育局昨日透露,从3月上旬开始,罗田、英山、蕲春、团风、红安、麻城6个县市农村学校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每位学生每天将有3元钱的营养膳食补助。
这是继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后的又一重大民生工程。中央财政依照每生每天3元、全年200天的标准进行补助。此计划的实施范围,不包括幼儿园儿童和高中学生,也不包括城市学生。

近年来,首都市民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北京市政府做出了启动京城平原造林工程的重大决策。某社区为此要开辟宣传专栏,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分析下面的图表和文字材料,概括北京市平原地区森林资源的现状。
【材料一】
森林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重要的底色和名片,也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发挥着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景观环境、优化居住环境、丰富人文环境、提升投资环境的显著作用。||统计数据表明,北京市全市森林覆盖率为37.6%,但是森林主体在山区,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仅为14.85%。||此外,北京平原地区森林资源按树种分布,杨树占的比例过大,占森林面积的比例达60%以上,其他树种如刺槐、侧柏、油松等所占比例还不足40%。
【材料二】

(数据来源:2012年2月27日《新京报》)
现状是:
阅读下面文字,概括北京市延庆和怀柔两个区县平原造林的三个主要特点。
延庆蔡家河经过半年的春季造林,植树2.3万亩,栽种乔灌木91种、125万株,形成了严密的防护屏障。一排排新栽培的树苗整齐划一,有白蜡、国槐、华山松等乔灌木,还有银杏、枫叶等彩色树种。潮白河流域怀柔段通过植树造林建设河岸绿道,增加潮白河两岸林木覆盖率,沿路种植柏树、银杏、桑树、玉兰等兼顾四季变化的阔叶、彩叶树木,使潮白河两岸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观。
特点是:
下面是该社区宣传专栏中的一则材料,居委会王主任已经据此写好了小标题的前半句,请你续写下半句。(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
【材料】
2012年2月,市政府颁布了《北京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总体规划纲要》。按照规划,北京市14个区县将连续五年实施平原造林,为首都带来生态、社会、经济等三方面效益。其中在生态效益方面,平原地区的森林,年固定吸收二氧化碳达150万吨,释放氧气达109万吨,而且有效吸收气体污染物,降低PM2.5值。||截止到2012年11月底,北京已完成全年平原造林25.5万亩的任务,城市森林初具规模。在未来几年,北京平原地区森林的建设步伐会进一步加快。预计到2015年,将实现平原造林100万亩,城市的生态环境将会因为植树得到很大改观。到那时,首都北京将青山环抱,森林环绕。
上半句:落实纲要,平原造林增效益下半句: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相关问题。(共6分)
根据中国长城学会所作明长城保护情况的调查,人为破坏比自然破坏对长城更具威胁力。中国长城学会会长董耀会说,目前来看,对长城的人为破坏,主要是取材性破坏、建设性破坏、旅游性破坏和修复性破坏。
保护长城这一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绝不能只寄希望于人们的自觉。据了解,在专家和全社会多年关注下,继北京市制定长城沿线第一部地方性保护法规后,一部全国性的长城保护专门法律目前也在论证之中。中国长城学会得到国家文物部门的支持,也将设“明万里长城保护标志碑”以分段明确保护责任,利用遥感技术全面普查长城等也列入了工作日程。
【活动一:开展调查】以下是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一张测量统计表,请根据你所读到的内容,回答问题

时代
原长度(公里)
现存长度(公里)
战国
600
300
汉代
2200
1000
明代
1400
800

表格反映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口语交际】如果你在攀登长城,还看到有人随意在长城上取土、掏洞、修窑、建库房等等,你将怎样阻止他们?(2分,注意简明、连贯、得体)
【活动三:广告宣传】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自觉保护长城,请你为这次宣传活动拟写一条公益广告。(2分) (要求:紧扣主题,新颖独特,生动形象,语言简洁,不超过l5个字)

根据语意,仿照画线的句子,运用恰当的比喻,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家园如一块啃不完的饼,让流浪者一次又一次地补充能量;家园如,末端总系着一个流浪者的大风筝。校园是一畦充满希望的苗圃,让无数学子一批又一批地成为参天的大树;校园是,总装着老师对学生的情和爱。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拟写一段文字,
2012年英国伦敦奥运会上某运动员再度夺冠。当这一喜讯传来时,同学们欢呼雀跃。假如同学们推荐你给他(她)发一份电子邮件,请在正文处写下你们内心的激动和感受。(署名:自豪。格式规范,正文内容不超过80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