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晓峰同学在主题班会上的发言稿,请你仔细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三年初中生活____而逝,临别的忧伤油然而生。【甲】回首昨日,我们相聚在这花团锦簇的校园,相识在这____和谐的集体。【乙】师长的谆谆教导,同学的____欢笑犹在耳畔;绿茵场上尽情____挥洒汗水的英姿,自习课上孜孜不倦汲取知识的身影,如在眼前。【丙】 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个"驿站",不是意味着前一段旅途的结束,又是新征程的开始。 【丁】明日,我们将继续追寻先贤足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前仆后继,逐梦前行,期待在下一个"驿站",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1)请用楷体将下列文字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内的词语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悄然(qiǎo)

温馨(xīn)

嬉闹

驰骋

B.悄然(qiǎo)

温馨(xīng)

嬉闹

弛骋

C.悄然(qiāo)

温馨(xīng)

嘻闹

弛骋

D.悄然(qiāo)

温馨(xīn)

嘻闹

驰骋

(3)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油然而生

B.

花团锦簇

C.

孜孜不倦

D.

前仆后继

(4)将"而今,我们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怅惘"一句放入文段,衔接最恰当的是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5)文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

删去"的一生"

B.

改"不是"为"既"

C.

改"又是"为"而是"

D.

在"又是"前增加"意味着"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综合读写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写了两节诗,分别表达了保尔、江姐心中的渴望。请你任选一张素材卡片,发挥联想与想象,补写一节诗。

[素材卡片一]

人物:祥子(《骆驼祥子》)

意象:暴雨 水 路……

情境:暴雨砸着祥子,他像要立定在水中,不知道哪是路。祥子咬着

牙,蹼着水,不管高低深浅跑起来。

[素材卡片二]

人物:简•爱(《简•爱》)

意象:篱笆 路 太阳……

情境:简•爱沿着田野、篱笆和小路走着,直到太阳升起。离家时穿的鞋子已很快被露水打湿。

我渴望

我想去一个地方

我渴望 看见繁花的春天,

死神的黑翅膀 眼前

不熄的热情

笔下

我想去,一个地方

我渴望 触摸温暖的土地

我殷殷的心

明亮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自中国第一部关于 太空旅行的科普论著《太空旅游》首发以来,相关话题的热度居高不下。为此,学校记者社将举行以"太空旅行"为话题的新闻来访活动。小记者们正搜果、整理材料,做好前期准备。请你参与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拟订提纲

采访者要搜集与采访主题相关的资料,预先拟好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主要包括采访者预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围绕主题,尽量全面。

提问技巧

采访者可以通过寒暄等方式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

提问要有逻辑性,可以由浅入深,也可以由主及次。

提问应简洁清晰,尽量不用长句,不用有歧义的句子,少用否定语气。

[材料二]

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吴季,《太空旅游》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

采访目的

了解太空旅行的日常饮食

采访方式

访谈、录像拍摄

采访问题

问题1:吴老师,同学们非常喜欢您的新书《太空旅游》,您可以先和我们聊聊宇航员在太空中是如何解决吃饭问题的吗?

问题2:吴老师,您在书中提到太空旅行前必须经过地面训练,在太空生活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那"吃货"们很在意食物的口感和营养怎么办?

[材料三]

◆国际空间站旅行国际空间站一般建于距离地球表面约400千米高空。游客通过穹顶舱可以看到令人沉醉的地球美景,可以观察地球的海岸线。山脉和河流,可以体验太空进食,进行天体观察,还可以在失重环境下运动,甚至太空行走。

◆亚轨道旅行、亚轨道一般指距离地球表面20﹣100千米的空城,处于现有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的最低轨道高度之间。亚轨道飞行的时间短暂,游客乘坐飞船在近似于直上直下的抛物线轨迹中飞行,冲上100千米高的大气层后很快返回。在那里可以感受到几分钟的失重,观赏地球蓝到发亮的奇异景观,浩瀚的宇宙也仿佛触手可及。

[材料四]

"太空旅行"部分项目数据简表

项目

相关信息

国际空间站旅行

亚轨道旅行

年份(段)

2001-2009

2010-2020

2020

2021

2022

2023

人次(订单)

8

0

66

700

1000

1562

费用(美元/人)

2000万以上

无数据

25万左右

(1)小记者们对搜集的四则材料按内容进行归类,发现可以分成       两类。

(2)从"提问技巧"的角度,对[材料二]中的采访问题作出评析。

(3)请在下面人物中选择一位作为采访对象,整合[材料四]的信息,设计一个采访问题,并说明提问意图。

A.太空旅行项目策划人

B.旅行爱好者

下面是一则赞美家乡的材料,请你阅读并完成小题。

乡土,承载着一个人最深的依恋。江南祖屋,临街缘河,轩窗盈翠,河港波暖,这幅水乡风情画氤氲在无数宁波人心头。宁波,这座与水结缘的城市,因水催生出的美丽家园,迎来了建城1200年的盛大节日。悠悠流tǎng①_______的三江水,依然在日月照耀下熠熠生辉;港通天下的宁波舟山港,依然谱写着海上丝路的热血传奇。历史juàn②_______顾宁波,未来属于宁波。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和"承载"的"载"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载入史册

B.风雪载途

C.千载难逢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参考[课内链接],结合语境,解释材料中加点的词。

[课内链接]

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彼竭我 ,故克之。(《曹刿论战》)

①缘:   

②盈:   

学校组织到某博物馆研学,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1)该博物馆精选了100件文物,放在五个主题时空舱,借助现代技术,让观众感受历史场景,亲近历史文物。请你参考示例,从两个备选时空舱中任选一个,起一个四字舱名,并从内容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简述理由。

【示例】

第一时空舱简介:商周时期青铜器。通过数字技术,让青铜器"活"起来,观众可通过扫码、触摸等方式,"唤醒"青铜器,让它旋转、缩放,以便欣赏其构造、纹饰。

舱名:青铜时代

起名理由:用"青铜时代"命名该时空舱,突出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繁盛。青铜器古朴厚重的质感,让人联想起那个时代宏大庄严的祭祀场面。

【备选时空舱】

第二时空舱简介:以文物为线索,串起秦一统六国的历史。通过虚拟现实再现当时的重大事件、战争场面等,让观众在金戈铁马、风云激荡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第三时空舱简介:西北地区历史文物荟萃。通过丰富的科技手段,实现文物与观众互动。敦煌展区,飞天轻舒广袖,在古乐中翩然起舞。"你好,兵马俑"互动项目现场,观众上传自己的照片后,图像识别技术就会自动识别与之最像的兵马俑,给出其位置信息……

我选:_____________

舱名:____________

起名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在第一时空舱门口遇到一位老人,他问你到第五时空舱怎么走,请你根据下面的平面图,为他指明路线。

(3)研学活动结束后,小文同学想写一副对联描述自己在时空舱的见闻,但语言还没有组织好,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帮他把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完整地书写在横线上。

曼舞广袖 兵俑 飞天 甲士重生 手持长戈 依稀 玉环再世 恍若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破窗效应

心理学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及时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往往会布满乱七八糟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自然会不好意思丢垃圾;而一旦地上开始有垃圾出现,就会毫无愧疚地跟随。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被阻止,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像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材料二

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取决于三个因素。价值观。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个性和气质。一个人如果做一份与他的个性气质完全背离的工作,他是很难做好的,如一个好交往的人成了档案员,或一个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现实的处境。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材料三

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教育实践也表明: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学生逐渐变得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并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会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尽管有些例外,但大趋势却是如此。

(1)下列关于材料一、二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活现象中,只要是环境优美、窗明几净的地方,人们就会很自觉地不扔垃圾。

B.

"破窗效应"警示:情况一旦坏到一定程度,人们往往会放弃努力、任其变糟糕。

C.

在心理上,一件事被人们认为不值得做,实际上反而会让人更轻松愉快地完成。

D.

"不值得定律"启示:我们应该在不同的处境中变换工作,体现不一样的价值观。

(2)下列对"罗森塔尔效应"在教育运用上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学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这样才会让老师越来越喜欢你。

B.

教育中的"罗森塔尔效应"和中国古代"严师出高徒"是一个道理。

C.

教师对学生持续地激励,往往会让学生产生自信进而打开进步空间。

D.

"罗森塔尔效应"启示我们,实施教育一定要杜绝对学生的批评行为。

(3)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

"破窗效应"是一种心理效应,更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生活现象。

B.

自己都认为不值得去做的事情,其实就根本没有必要把它做好。

C.

"权威性谎言"实验效果证明,孩子们具有"优异发展可能"。

D.

孩子们也应该自我激励,尽量克服对于成长环境的过度依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