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太爷爷的百岁寿辰将至,家人要为他举办寿宴。你结合太爷爷的"小档案",完成了几件事。

                                                         小档案

姓名:陈新民                性别:男                  籍贯:江苏省南京市

1922.6         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

1941.6         投笔从戎,北上加入八路军

1949.4         随军南下,参加渡江战役

1951.2         参加志愿军抗美援朝,归国后在部队工作

1982.6         光荣退休,其后积极为中小学生普及国防知识

2002年至今   居家休养。每天打扫自己的房间,写写毛笔字,每周游泳一次

(1)爷爷拟写了邀请函的正文,你推敲后发现加点词不妥,换成了   

喜逢父亲百岁寿辰,兹于6月22日18:00,在星舟大酒店万华厅举办寿宴。

敬请前往!

A.

家父、光临

B.

乃翁、莅临

C.

令尊、驾临

D.

我爸、到来

(2)爸爸、妈妈布置宴会厅,你去帮忙。

①宴会厅要挂一副寿联。爸爸拟了上联,你对出下联。

上联:四世同堂,福如东海长流水

下联:                           

②妈妈看到主席台区域只有一副寿联,觉得不够喜庆,寿星的风采也体现不足,想再添加一些布置。你按照方位顺序,向妈妈说明了自己的设计。(不超过80字)

(3)太奶奶要你做主持人。太爷爷出场时该说什么呢?你准备了一段主持词。

(4)太爷爷要在寿宴上发表感言,你建议他讲讲长寿秘诀,他总结了两条。你想起了生物书上的这幅插图和太爷爷的生活习惯,又加了两条。

太爷爷总结的秘诀:没有抽烟、喝酒的嗜好、老有所为,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

你加的两条: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综合读写 对联 古代文化常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初中毕业后的聚会上,满眼都是低头玩手机的同学,你不由地想起了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和你坐在一起,而你却在玩手机。”你如何劝说他们?(限60字以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温公独乐园 之读书堂,文史万余卷。而公晨夕所常阅者虽累数十年,皆新若手未触者。尝谓其子公休曰:"贾竖 藏货贝,儒家惟此耳。然当知宝惜。吾每岁以上伏及重阳间,视天气晴明日,即设几案于当日所,侧群书其上以曝其脑 ,所以年月虽深,终不损动。至于启卷,必先视几案洁净,以茵褥,然后端坐看之。或欲行看,即承以方版,未尝敢空手捧之,非惟手汗渍及,亦虑触动其脑。每至看竟一版,即侧右手大指面衬其沿而覆,以次指面捻而挟过,故得不至揉熟 其纸。 每见汝辈多以指爪 起,甚非吾意。今浮屠、老氏 犹知尊敬其书,岂以吾儒反不如乎?汝当谨志之。"

【注】①独乐园:司马光在洛阳所置之园。②贾竖:商人。③脑:线装书订线的部分。④熟:软。⑤浮屠:佛教徒僧。老氏:道教道士。

(1)下列句中的"于"与"即设几案于当日所"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A.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B.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C.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见汝辈多以指爪撮起,甚非吾意。

译文:   

(3)司马光对儿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综合性学习。

横竖撇捺,勾连交错间,记忆了历史,传承了文明。汉字,一个个奇妙的组合,展现了无穷的魅力与神奇的力量。

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行楷,汉字留住了历史的记忆,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程。汉字的构造和演化过程,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体现着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和对世界的感知方式。

识字,更思"知"字,我市某中学将开展以"探秘汉字"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你也来一试身手吧!

(1)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并根据图片字形推知其本义。

这个字的本义是    

(2)"天雨粟,鬼夜哭,龙为之潜藏。"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揭示了文字"出世"惊心动魄的力量。今天,汉字中文随着海内外修习者不断增多,也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散播到世界各地。如果有外国友人来你校考察交流,你将如何向他们介绍你心中的汉字?

请你参加“我们毕业了”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书心声】请把画横线的文字,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

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我们今天是欢聚在一堂,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活动二:话恩情】请从老师、父母中任选一个对象,说一段感恩的话。

要求:①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②不能出现真实姓名、班名、校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内容;③50字左右。

【活动三:知回报】下面的调查统计图反映了什么情况?请简要概括。

【活动四:表期盼】下面是同学改写的《送别》.根据活动内容补全诗歌。

长亭外 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风轻轻,柳依依,今宵诉别离;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经年此去杳无音,①  

天之涯 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同窗谊,恩师情,天涯若比邻;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他年此地重相逢,②  

﹣﹣李叔同《送别》﹣﹣同学改写。

在处理读国学经典和流行作品的关系上,海青同学认为流行作品读起来轻松、有趣、通俗易懂,没必要读国学经典,你应该怎样劝说他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