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将某气体通过灼热的黑色氧化铜固体,固体变红 |
该气体是氢气 |
B |
将铜片和银片投入稀硫酸中,均无气泡放出 |
铜、银的金属活动性相同 |
C |
向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
该过程中未发生化学反应 |
D |
向某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有红色出现 |
该溶液显碱性 |
A.AB.BC.CD.D
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 | 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 |
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 | D.钠的原子序数为11 |
核电站中可用硼酸(H3BO3)吸收中子,阻断核辐射。则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 B.+2 | C.+3 | D.+4 |
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25 | B.30 | C.55 | D.80 |
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现象 |
解释 |
|
A |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
B |
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 |
C |
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D |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 |
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均一、无色、稳定的 |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C.溶液的溶质一定是固体 | 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