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或方法 |
A |
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
长时间浸泡在过量的稀盐酸中 |
B |
鉴别磷矿粉和硝酸铵固体 |
取样,观察颜色 |
C |
将硬水软化 |
加肥皂水 |
D |
鉴别蒸馏水和氯化钾溶液 |
|
小明为探究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反应,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呈现无色,溶液底部有少量固体粉末;过滤后在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滤渣中有无色气体产生,滤液中无沉淀产生.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得出的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
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 |
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
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 |
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粒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还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推测该气体可能是()
A.氢气 |
B.二氧化硫 |
C.二氧化碳 |
D.一氧化碳 |
20℃时,NaCl溶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 序号 |
水的质量/g |
加入NaCl 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
① |
10 |
2 |
12 |
② |
10 |
3 |
13 |
③ |
10 |
4 |
13.6 |
④ |
10 |
5 |
13.6 |
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 NaCl
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已知三种二价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X>Y>Z,某同学设计完成了如下实验,请你从理论上分析肯定不成功的实验是()
A.实验一:X+YSO4→XSO4+Y |
B.实验二:Z+YSO4→ZSO4+Y |
C.实验三:X+H2SO4(稀)→XSO4+H2↑ |
D.实验四:Z+H2SO4(稀)一不反应 |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50℃时,把50g A放入50g水中能形成75g A的饱和溶液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