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对该实验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要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读数,否则测定结果偏小
B.该实验中的铜粉换成铁粉无法达到实验目的
C.将装置1中的气球更换为注射器(见装置2),可使空气与铜粉接触更充分,数据更加准确
D.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消耗氧气的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和玻璃管内气体体积总和的
现有一种固体粉末状样品,已知该样品由氧化铜和铁组成。取样品少许,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液中加入一根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有几个
① 该样品的颜色为黑色;
② 向样品中加入稀硫酸后,一定有气体生成,且液体颜色不变;
③ 滤渣中一定有铜,不一定有铁;
④ 滤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
⑤ 滤液中溶质只有硫酸铁。
A.2个 | B.3个 | C.4个 | D.5个 |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能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故碱溶液一定能吸收CO2、SO2、CO气体 |
B.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故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C.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
D.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 |
下列图像关系合理的是
下列实验室中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 |
操作所用试剂 |
|
A |
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MgSO4 |
溶解、适量BaCl2溶液、过滤、蒸发 |
B |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
NaOH溶液、浓H2SO4 |
C |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 |
加入过量CaCO3后再过滤 |
D |
鉴别硝酸铵与食盐固体 |
水 |
下列各组物质投入水中.搅拌后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A.KNO3、HCl、CuCl2 | B.Ba(OH)2、BaCl2、、Na2SO4 |
C.Na2CO3、NaCl、Ca(OH)2 | D.NaOH、KCl、H2SO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