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定某溶液中含有以下离子H+、Mg2+、Ba2+、Cl﹣、CO32﹣、NO3﹣中的几种,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经测定,溶液pH=1;
②取部分未知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取②中部分溶液,加入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
分析上述实验,下面对溶液中含有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H+、Mg2+、Ba2+、Cl﹣、NO3﹣
B.一定含有H+、Mg2+、Cl﹣,一定不含有CO32﹣
C.一定含有H+、Ba2+、NO3﹣,一定不含有Cl﹣
D.一定含有H+、Mg2+,可能同时含有Cl﹣、NO3﹣
肉类新鲜程度会引起pH发生相应的变化,变化关系如下表:
名称 |
新鲜肉 |
次鲜肉 |
变质肉 |
pH |
5.8-6.2 |
6.3-6.6 |
>6.7 |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肉越新鲜,酸性越弱
B.肉越新鲜,酸性越强
C.肉变质过程中,酸性增强
D.次鲜肉的酸性比变质肉的酸性弱
运用分子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 |
B.石灰石能被研磨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 |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
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 |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制二氧化碳 | B.固体药品加热 | C.取用液体药品 | D.读数 |
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A.潜水 | B.灭火 | C.急救 | D.气焊 |
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A.白磷 | B.石灰水 | C.浓硫酸 | D.大理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