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B. |
夏天汽车轮胎爆炸﹣﹣轮胎内气体分子变大 |
C. |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不变﹣﹣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改变 |
D. |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 |
我国饮用矿泉水的基本类别是碳酸水、硅酸水和锶水.此外还有锌、锂、溴、碘及硒矿泉水等,这里的锌、锂、溴、碘、硒是指( )
A.分子 | B.原子 | C.元素 | D.单质 |
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数为34 | B.核电荷数为79 |
C.质子数为34 | D.中子数为45 |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 |
B.动植物的新陈代谢、酒和醋的酿造过程都需要氧气参与 |
C.氧气是一种对人类既有利又有害的物质 |
D.木炭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
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对下列物质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