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16g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 R只含碳、氢元素 | 
| B. | 消耗氧气32g | 
| C. | R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 
| D. | 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 | 
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像分别
 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 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 
| 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 
| 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 
| 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 
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 物   质 | 乙醇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X | 
| 反应前质量/g | 4.6 | 8 | 0 | 0 | 0 |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4.4 | 5.4 | m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m的值为2.8 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增加氧气的量可以减少X的生成D.物质X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
有关SO2、MnO2、CO2三种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氧化物 B、都含有氧元素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两个氧原子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入药品, | 
|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再称量 | 
| C.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加药品时,先加石灰石,再加稀盐酸 | 
| D.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双手紧握容器外壁,再将导管伸入水中 | 
晓彤用量筒量取30毫升水时,仰视读数,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18毫升,则晓彤实际倒出水的体积为
| A.大于12毫升 | B.等于12毫升 | C.小于12毫升 | D.无法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