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则:(1)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2)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0年我国青海玉树县发生了7.1级地震,志愿者到了玉树后出现了“高原反应”,因为当地空气较稀薄,其中O2的体积分数______21%(填>、=或<);在搜救过程中用搜救犬,搜救犬能找到被压灾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的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

已知A、B、C、D、E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氧化铁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E是实验室一种常见溶液,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请回答:

(1)C的一种用途是______;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上述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可用“甲+乙→丙+丁”表示,其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____。
(3)若B、C、D、E都不变,五种物质之间的关系也不变,A还可能是______。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右图是关于铁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为红色固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
(2)B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3)反应③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填化学式)。
(4)写出④反应的方程式,

根据以下A、B、C、D四幅元素含量示意图,试推测元素分布领域,将图下字母序号填在相应位置上。

(1)分布在人体中的是;(2)分布在海水中的是
(3)分布在地壳中的是;(4)分布在丙氨酸(C3H7O2N)中的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月,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材料二: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1)聚氨酯泡沫塑料属于材料(填“有机”或“无机”)。
请回答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一点化学性质
(2)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填标号)
A. 提供氧气 B. 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 提供可燃物
(3)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 。(答一点)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