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二十世纪初,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制纯碱的基础上,创立了更为先进的侯氏制碱法,生产出Na2CO3的同时得到副产品NH4Cl,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实验测得Na2C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100g的Na2CO3饱和溶液中含溶质20g
B.t1℃时,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2CO3的溶解度
C.t2℃时,Na2CO3和NH4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将t2℃的NH4Cl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有NH4Cl晶体析出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就是均一、稳定的液体 |
B.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大 |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表示每100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
D.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溶质的质量越大 |
下图是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碳粉与氧化铜应充分混合 |
B.Ⅱ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C.理论上Ⅰ中减少的质量可能等于Ⅱ中增加的质量 |
D.反应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再将导管移出试管 |
关于“摩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一个物理量 | B.摩尔就是物质的量 |
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 D.摩尔是表示物质数量的单位 |
为了让煤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减排之目的,正确合理的措施是
A.提高锅炉的耐热性 | B.粉碎煤块 |
C.减少空气通入量 | D.增加煤的用量 |
能够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现象是
A.蜡炬成灰 | B.花香四溢 | C.大雨倾盆 | D.木已成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