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氢钠(NaHCO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常用于制作糕点、馒头的发泡剂。某同学为探究发酵粉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他取样品20.0g,进行如图实验探究:

假设样品中除NaHCO3之外的其他成分加热不发生变化,也不与盐酸反应,直接进入固体B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热产生CO2的质量为3.1g
B.固体A中含有Na2CO3的质量为7.5g
C.蒸发结晶得到的固体B中含有剩余的HCl
D.原发酵粉样品中的NaHCO3的质量分数为84.0%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OH-、HCO3- | B.Ca2+、OH-、CO32- |
| C.Ag+、NH4+、Cl- | D.Cu2+、NO3-、SO42- |
下面是某学生对有关图表资料的应用,其中错误的是
| 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能否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 |
| B.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 |
| C.根据溶解度曲线图,选择从饱和溶液中获得某些晶体的方法 |
| 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表,判断原子内部结构 |
用下列药品完成对应的“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 |
| B.用6B的铅笔芯和导线连接(右图)验证石墨的导电性 |
| C.用洗净的碎鸡蛋壳、食盐水制二氧化碳 |
| D.用酒精、紫卷心菜等自制酸碱指示剂 |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Hg、O、Si | B.混合物:空气、石油、冰水共存物 |
| C.盐:KMnO4、NaNO2、CaCO3 | D.金属材料:生铁、玻璃钢、不锈钢 |
下列营养素中不能提供能量的是
| A.油脂 | B.水 | C.糖类 | D.蛋白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