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下列诗句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 A. |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
| B.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 C. |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
| D.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和离子都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
| B.所有的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
| C.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
|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
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
| B.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 |
| C.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
|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
| B.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
| C.氢气燃烧——分子发生改变 |
| D.酒精挥发——分子间空隙变大 |
下列实验记录合理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10.15g NaCl |
| B.用100mL烧杯量取75mL蒸馏水 |
| C.实验测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1/5 |
| D.150mL酒精和50mL蒸馏水混合在一起,得到约198mL酒精溶液 |
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隔的是
| 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
| B.汽油挥发 |
| 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
| 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