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们提到或使用"全球化"一词时,往往没有将"全方位的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进行明确区分,而是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 )
| A. |
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逻辑混乱 |
| B. |
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 |
| C. |
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 |
| D. |
全球化的经济意义被刻意彰显 |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部分土地给列侯,这些列侯
| A.归中央管辖 | B.归行省管辖 | C.归王国管辖 | D.归郡统辖 |
下图是利用杠杠原理来汲水灌溉农田的工具,春秋战国时此物在哪一地区被普遍采用
| A.长江以南 | B.中原地区 |
| C.江淮之间 | D.太湖流域 |
公元前6世纪,鲁国某贵族有封地300亩,另辟新荒地200亩,按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田亩数是
| A.300亩 | B.200亩 | C.500亩 | D.100亩 |
《史记》载:“(商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这里的“鹿台”是指
| A.钱库 | B.鹿厩 | C.舞台 | D.粮仓 |
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张骞在公元前127年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这一观点说明
| A.当时中国处在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
| B.欧洲和中亚各国普遍希望与中国广泛交流 |
| C.开拓了当时中国人的视野,加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 |
| D.张骞通西域刺激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