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一组有关"古诗中的植物"的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请结合两张图表提供的信息,将下面语段空缺处补充完整,注意语言的准确和连贯,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数据来源:《草木缘情》,商务印书馆,2016年。

植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也是①              。唐诗中出现了近四百种植物,几乎触及了唐人生活中遇到的所有植物种类。在众多的植物中,②              ,3463首的数量表明唐代文人大多愿意通过它寄托"离情"。到了宋代词人笔下,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③              。这和它凌寒独放的特性有莫大关系。荷桃吉祥,松竹高洁,历代的文人们总是对④              的植物兴味盎然,他们不吝笔墨地对其进行品咏,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文学遗产。

(2)如果要紧跟上面语段补写出下面四个句子,其合理的顺序是什么?请在下面方框内填出正确的序号。

①当你神游"故人庄""浣花溪"时,你就会感受到植物与文学那份传唱千古的隽永关系。

②也可以说,没有植物就没有诗词。

③植物的名称内涵与寓意组成了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④文人们的精雕细琢或妙手偶得,又让庭院气息和原野芬芳充盈其间。

正确序号:             

(3)草木缘情,花果寄意,请在下面三个选项中任意选择两种古诗中的植物,模仿示例,为它写一则"植物的自语",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生动。

①《竹里馆》中的"竹"②《饮酒》(其五)中的"菊"③《蒹葭》中的"蒹葭"

示例一《十五从军征》中的"旅葵":我张开绿色的怀抱,抚慰你久别归来沧桑的心。

示例二《黄鹤楼》中的"芳草":我"萋萋"的样子,可否消解你似滔滔江水的哀愁?

选择              植物的自语:                         

选择              植物的自语: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排列句子顺序 综合读写 续写 补写 改写句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周敦颐的《爱莲说》,班级准备开展《莲文化的魅力》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莲文化源远流长,请写出有关莲的诗句、歇后语、俗语各一句。
诗句:
歇后语:
俗语: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引发了国人对于美食的热爱。如今,制作美食、品尝美食已蔚然成风。根据下面有关莲的菜肴的制作食谱,请你给它起一个既符合它的特点又文雅的名字。(6个字之内)
特点:形美色白,清凉爽口,消暑解热。
用料:通心莲、鸡蛋、冰糖。
制法:将适量冰糖与莲子放入碗中,加水在锅中蒸熟,冷后放入冰箱待用,
将蛋清打起似雪山状,蒸熟,放在冰莲子汤上,再用香菜点缀。
菜名:
抚州市广昌县被誉为“中国白莲之乡”。每年夏季,当莲花美丽盛开之时,这里都将举行国际莲花节,吸引了无数的国内外游客到此旅游观光。下面是中国广昌县首届国际莲花节的会徽(底色为绿色),请你说说它的设计意图。

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时下,“阅读浮躁”甚嚣尘上,正广泛地影响着我们的文化生活。欣赏电视剧《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代替了对原著的阅读;大部头的名著的缩写本就在身边;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现成的译文;学习古诗词,只需熟读其中的“名句”;了解明清史实,去看看影视剧的戏说、演绎…… 对此,有人提出“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传统更具感召力和凝聚力”,呼吁我们强化“国学”的学习,发扬祖国文化传统。
对于强化“国学”的学习,你有什么看法?请发表你的观点!
要求:(1)要有明确的观点;(2)要作简要的论证;(3)字数在100—120之间。

表达与交流( 44 分)
当你还在摇篮中时,便与文学牵了手,结了缘。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已经会自己断断续续的讲述故事,会专注于一个个精彩的动画片,会用稚嫩的嗓音朗诵一首首优美的诗歌,会沉迷于一本本大部头……文学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请问你看过哪些文学书籍?给你印象最深刻文学作品是什么?你最喜欢的文学形象是谁?为什么喜欢他(她)?

口语交际
同学们课外收集了长城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你所在的班级以“我心目中的长城”为话题组织了一次交流会,班主任、语文老师、部分学生家长也参加了这次会议,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字数不少于50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