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①
(清)纳兰性德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注:①友人梁汾回南方奔丧,作者送友人一幅小肖像画,并为之题词。
(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描写出一幅在萧瑟秋风之中,与友人握手话别,泪水止不住滑落的场景。
B.回忆起以前交往的种种:有分离时的孤灯相伴,也有相聚时在雪后观山的快乐。
C.诗人特意叮嘱友人别后注意饮食,保重身体,并约定要在桂花时节从南方回来。
(2)借助注释,分析"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两句的虚实结合的手法。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诗中的梅花有哪两个特点?
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峡口①进友人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②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峡口花飞欲尽春”交代了送别的 ()和()。
“天涯去住泪沾巾”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阅读与理解
(一)阅读下面宋诗,完成8—9题。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子规声里雨如烟”的画面。
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上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1)“夜战桑干北”,一个“夜”字,有何作用?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淮中晚泊犊头①
苏舜钦(北宋)
春阴②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③风雨看潮生。
【注释】①淮:淮河。犊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②春阴:春天的阴云。③川:指水流。诗歌第二句中“时有”两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诗歌后两句写了什么内容?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