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广元是一座让人流连忘返、不容小觑的城市。历经四千年的风吹雨打,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寸土……都诉说着岁月的变迁、镌刻着岁月的痕迹,跟随历史的脚步,我们聆听、追寻……
②广元,一座风流人物青睐的城市。刘邦、诸葛亮等曾谋划天下大计于广元,留下诸多遗迹;杜甫、颜真卿、韦应物、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众多文人名士,也都曾慕名寻访广元,留下大量诗文;司马光少年时曾随父居住广元,留下许多杰作。唐代诗人李白曾在路过剑门蜀道时,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
③广元,一座文化旅游交融的城市。迈进皇泽寺的大门,仿佛穿越千年,让人有幸目睹女皇真容;___,___,___;___,___,___;行于集水道、纤夫道、栈道、驿道、公路、铁路古今六道于一峡,被誉为"中国交通史博物馆"的朝天古栈道,你能听到历史的车轮辘辘作响;漫步唐家河自然生态保护区,偶遇憨态可掬的熊猫、土生土长的羚牛……你会暂时忘却烦恼,沉醉其中。
④广元,一座烙有红色印记的城市。1933年至1935年土地革命时期,全市境内曾建立多个县乡苏维埃政权。1934年12月至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和原川陕苏区党政军领导机关从巴中迁入广元旺苍,使广元成为当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也成为红四方面军长征的出发地。苍溪红军渡、旺苍红军城……这里都书写了太多红军战士的感人故事,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沧桑,松柏常青、精神不朽!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广元是一座让人流连忘返、不容小觑的城市。
B.文章第②段中李白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对剑门蜀道"陡、险"的生动写照。
C.从文第③④段可以看出广元是一座文旅交融的红色城市。
D.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2)文段画线处填入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城楼、县衙、考棚等众多古建筑
②踏上千佛崖摩崖造像的探访之路
③步入昭化古城
④令人不禁感叹古人的鬼斧神工
⑤使人恍惚间置身三国、遥想当年
⑥雕刻精美的睡佛龛、莲花洞、三世佛窟等摩崖造像
A.③②①⑥④⑤
B.②⑥④③①⑤
C.②③⑤④①⑥
D.③④①②⑥⑤
下面对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B.《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被统治者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名《资治通鉴》。
C.《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鲁智深和李逵,同是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暴的人物形象,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D.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世界文学影响很大。其主要作品有《羊脂球》《俊友》等。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 项是( )
①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
②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
③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
④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
⑤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⑥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
A.①③②④⑥⑤B.①④③②⑥⑤C.④①③②⑥⑤D.④③②①⑥⑤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B.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曰的生机吗?我问自己。
C.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D.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铜仁市交通的日益发达,铜仁人民的出行变得越来越方便了。
B.中美贸易之争让世界认识到,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
C.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潮水般熙来攘往的人群,无不标志着城市的繁华与热闹。
D.大量研究表明,因意外造成脑损伤的患者表现出特殊才能,可能缘于大脑某些区域的活动减弱和某些区域的活动增强。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老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我们进行分类辅导,真可谓是处心积虑。
B.要是我们不珍惜水资源,总有一天会无水可用,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C.在生活工作很多方面,我们如果找对了方法,就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小明同学的基础不太好,课堂上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么能提高学习成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