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时 41 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火箭飞行约 2167 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了火星探测之旅。
"天问一号"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研制的探测器,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它的名字来源于屈原的长诗《天问》,该诗通篇是屈原关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探索精神。
"天问一号"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总重量 5 吨左右。"天问一号"环绕器的主要探测任务是:进入环火轨道后,先开展约三个月的对地观测,特别是对预选着陆区进行详细勘测。之后携带火星车的着陆器将与环绕器分离,利用降落伞和反推火箭在火星表面着陆,巡视器将对火星开展为期 90 个火星日的巡视探测任务。"祝融号"火星车要完成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科学探测,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从而推动我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的全面发展。
(选编自百度网)
材料二:中国国家航天局深空探测总体部部长耿言曾介绍,人类的探火史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见下表)。人类迈出探索脚步的国家只有美国、前苏联、俄罗斯、欧洲、中国、日本和印度。迄今,在 44 次探索任务中,只有 20 余次完全或者部分实现了目标,能够着陆火星并成功开展探测任务的仅为个位数。其中,美国的四次探索任务分别创造了人类第
一次成功接近火星、绕飞火星轨道、着陆火星、开展火星地面探测的历史。中国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一次性完成了"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三大目标的深空探索的国家。
(选编自《中国新闻周刊》)
阶段 |
时间 |
方式与任务 |
第一阶段 |
1960~1970年 |
火星飞越探测,传送火星图片与探测大气参数。 |
第二阶段 |
1970~1990年 |
开展轨道环绕与着陆探测。 |
第三阶段 |
1990年代至今 |
开展着陆巡视探测,寻找火星水存在的证据和生命迹象。 |
材料三:2021 年 5 月 15 日 7 时 18 分,我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为此致贺电。他在贺电中说,"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 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你们勇于挑战、追求卓越,使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卓越功勋!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精心组织实施好火星巡视科学探测,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精心推进行星探
测等航天重大工程,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选编自教育部网站)
(1)下列对"天问一号"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问一号"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研制的火星探测器,它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
B."天问一号"探测器用屈原的《天问》命名,是因为《天问》表达了诗人勇于探索的精神,而中国的火星探测就需要这种精神。
C."天问一号"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它们的功能各异,其中"环绕器"的主要任务是对预选着陆区进行详细勘测和为期 90 天的火星巡视探测。
D.火星距离地球很远,因此"天问一号"发射后,经过 9 个多月的飞行,才成功着陆于火星预选着陆区。
(2)下列对材料二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表中可以看出,人类的火星探测史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探测任务各有侧重,经历的时间也不相同。
B.从表中可以看出,人类开展火星探测一般分为"飞跃探测、轨道环绕与着陆探测并举以及着陆巡视探测"三种方式。
C.自人类开展火星探索以来,在 44 次探索任务中约占一半的次数完全或部分地实现了目标,这说明火星探测难度大、成功率不高。
D.美国成功进行了四次火星探索,创造了人类探火史上四个第一;而中国一次就实现了"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三大目标,这说明中国火星探测水平远高于美国。
(3)习近平总书记在贺电中说,"天问一号"着陆火星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请结合材料,说说"里程碑意义"具体表现在哪里?
这些被疫情改变的成语,显得别有新意,还能给人以触动,真是合情合理!请你仔细观察图(1)和图(2)的样式,然后新编两个成语吧。
我的创新:图(3)成语: 图(4)成语:
写作,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下面是对成都市近年来中考作文题目的统计和分析,请根据表格内容归纳成都中考作文命题的四个特点。(每点不超过6个字)
年份 |
作文题目 |
题目形式 |
题目来源 |
媒体点评 |
2015 |
挥手自兹去 |
命题作文 |
教材附录古诗 |
|
2016 |
散步 |
命题作文 |
课文题目 |
来自教材,勾连生活, 指向思考。 |
2017 |
以“我不由得停 住了脚步”开头 |
只给开头, 自拟题目 |
课文 |
坚持传统有变化,新; 变革形式无题目,奇。 |
2019 |
从……到…… |
半命题作文 |
课文 |
熟悉用语,恰如旧识; 新颖考查,却是初逢。 |
2020 |
“出发”或“到达” |
二选一作题目 |
教材推荐名著 |
(2)请仿照上面表格中的“媒体点评”,对2015年和2020年作文题目进行点评。要求:紧扣题目特点,恰当使用修辞手法,每条点评20字以内。
2015年作文题目:挥手自兹去
2020年作文题目:“出发”或“到达”
(3)下面有关写作的短文,从语意连贯和表意准确来看,有四处错误,请将错误句番号及修改后的内容填写在相应横线处。
①一篇文章怎样才算得“好”?②“词”使用得适合,“篇章”组织得调顺,便是“通”。③进一步说,④“篇章”组织得错乱,“词”使用得乖谬,便是“不通”。⑤对一般人来讲,只用这么平淡的两句话就够了。⑥这样的“通”没有骄傲的文人所说的那样博大精深,⑦所以是不论何人都必须达到的,并且是可能达到的。
错误句: 修改为:
错误句: 修改为:
错误句: 修改为:
错误句: 修改为: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拟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
(1)学校拟邀请校外辅导员王老师参加本次活动,下面是××同学预约王老师的电话内容,其中有两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王老师,您好!我是×学校学生××,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准备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邀请您务必参加。学校安排我和您联系,我将到寒舍拜访,请您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您看什么时间方便。
(2)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句宣传口号。要求:使用对偶修辞,不超过20字。
把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2)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学校团委将组织召开系列庆祝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在“不忘历史,牢记使命”的读书交流活动上,请你为大家推荐下面这部书。
书名:《红星照耀中国》
作者: (国籍) (人名)
推荐理由:
(2)建国70年以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请你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并根据内容对出下联。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3日在广东珠海由习近平主席亲自宣布正式开通。遂宁人凡超主持设计的这座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由藏于海底的隧道、创造奇迹的人工岛、露出水面的桥组成,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上联:忆往昔连江石拱如长虹饮涧
下联:
(3)日前发布的《2019百度两会指数报告》显示,热点话题TOP10中,位列第一的是“5G”。为进一步了解5G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请你根据以下提示用学生小刘的口吻,邀请主讲人为全校师生开办一堂讲座。
讲座内容:5G 改变生活 时间:6月20日下午3点 地点:学校礼堂
主讲人:市电信公司 张经理 主办方:光明中学校回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