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北京4月27日电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既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也关系着祖国的未来与发展。然而现实中,肥胖、近视、焦虑等健康问题困扰着许多青少年。为提升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作出最新规定。
《通知》明确了中小学各学段体育课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强调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明确要求小学生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要求确保中小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同时强调,完善中小学生睡眠状况监测机制,要求作业、校外培训都要为学生睡眠"让路"。
(摘自2021年4月27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获悉,由该所调查并编写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2019﹣2020)》近日发布。其中的"2009年和2020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年际演变"专题报告显示,通过考察青少年的抑郁和睡眠状况在10余年间的演变趋势发现: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保持平稳,睡眠不足现象日趋严重。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说,青少年睡眠不足主要有两方面体现:一是上学日睡眠不足8小时的比例升高1个百分点。分学段显示,有95.5%的小学生每天睡眠不足10小时,有90.8%的初中生每天睡眠不足9小时,有84.1%的高中生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二是上学日睡眠时长随年级升高而呈现下降趋势。相比10余年前,2020年各个学段青少年的睡眠时长均呈现下降趋势,小学和初中阶段在上学日平均睡眠时长减少约40分钟,高一、高二减少10至20分钟。
(选自2021年4月23日《中国青年报》)
材料三:
记者调查了解到,沉重的课业压力是造成学生睡眠不足的首要原因。一到周末、节假日,孩子们奔波于不同的培训点之间,应对上不完的补习班和做不完的家庭作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长还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孩子每天回家吃完饭就写作业,可是太磨蹭了,写完要到晚上11点多,第二天早上六点半就要起床上学。"一位小学生家长吴先生说。此外,很多父母都有"晚睡综合症",经常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或电脑,不知不觉中,这种习惯也慢慢地影响了孩子。
医学研究显示,在青少年时期,生长激素多在深睡眠时期分泌,促进体格的生长发育,因此良好的睡眠是保障生长发育的关键。而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会对青少年儿童的记忆力、情绪等产生负面影响。长期睡眠不足会出现心慌、坐立不安和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这都会让学习效果大打折扣。"长期睡眠不足的孩子,会被负面情绪困扰,长此以往还可能引发抑郁倾向,甚至造成消极厌世的心理。"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飞说。近年来,青少年睡眠时长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抑郁的检出率也呈上升趋势。"青少年学生睡眠不足是一个复杂问题,其背后深层次的教育问题、社会心理、家长心态都要逐一对症下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共同发力。"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副校长兰登慧说。
(取材于"新华网",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中,用作材料一这则消息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前,肥胖、近视、焦虑等健康问题困扰着许多青少年,亟待解决。
B.教育部发布《通知》,明确了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新规定。
C.《通知》规定了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对睡眠时间提出明确要求。
D.贯彻《通知》精神,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提升青少年健康水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科院《报告》指出,青少年睡眠不足现象日趋严重,时长不达标者占比高。
B.青少年长期睡眠不足不仅会对身体成长有影响,还会对学习、心理等有影响。
C.造成青少年睡眠不足的原因有课业负担太重、不良习惯、受负面情绪困扰等。
D.中小学生睡眠不足不仅是家庭普遍面临的问题,也是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3)呵护青少年的睡眠"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共同发力"。请结合上面材料,提出具体的呵护措施。
综合性学习。
从2012年开始,“中国式过马路”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近年来,行人因闯红灯致使交通事故频发,教训惨痛。为此,达州市育英中学学生会发起了“拒绝中国式过马路”的活动。请你参加相关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简要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材料一】来自广州的调查结果表明,约20%的行人认为,斑马线上就该车让行人,不管前方是红灯还是绿灯;约50%的行人认为,走在斑马线上就安全了,怎么走都可以。
【材料二】据浙江省某交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该省某年交通事故致死的5000多人中,因车辆、行人闯红灯导致118人命丧车轮,行人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导致180人死亡。
【材料三】浙江省曾宣布对八类交通违法行为严管严惩。从3月1日实施严管以来至3月21日止,浙江全省已处罚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近11万起,其中查处行人闯红灯行为8283起,过马路不走斑马线1622起。这一数据远远超过了机动车闯红灯的6757起。
(2)在放学路上,看见同班同学吕毅正在闯红灯,你将怎么去劝说他?
(3)为了减少“中国式过马路”引发的事故,请你完成下列宣传标语。
一红一绿关乎生命, 。
(4)为了提高全校学生的安全意识,学生会将于周五(5月20日)下午在学校操场举行誓师大会,请你为全校同学写一则通知,50字左右。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3月8日,达州市委书记包惠同志走进人民演播室,就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等相关话题与网友在线交流。包惠同志的谈话内容摘录如下:
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是因为在以达州为圆心、半径200公里、涵盖7500万人口的4省8市2区中,达州独具区域内的区位、交通、资源和产业四大比较优势。特别是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多点多级支撑战略布局中,明确要求达州“建成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努力在实现次级突破中走在前列”。因此达州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不只是自己的发展定位,更是全省发展的战略布局,肩负着联结四省、服务全川的重大使命。
请概括包惠同志以上谈话的主要内容:(含标点在内不超过20个字)
拓展探究。请阅读下面两段文字,自选角度,谈谈你对柳宗元、苏轼两位散文大家在描写景物特点时艺术手法运用的理解。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答: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2)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译文】 。
初中三年,语文书是陪伴我们成长的伙伴,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1)下面是《成都商报》有关2013年语文教材调整的一则材料,请根据内容,概括出本次教材调整的四个特点。(每点不超过5个字)
昨日,本报记者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网上看到《2013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修订情况介绍》。文章称,本次修订工作历时十年。自2004年始,编写组三次前往各地调研,2011年3月申报统编教材。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完成统编教材编写、审查、修改等工作。
2013年出版的七年级教材上下册均有改动。人教社专家称本次调整涉及框架微调、阅读单元调整、课文调整、增加写作内容、减少综合性学习、明确单元学习目标等诸多内容。七年级上册选文没有见到鲁迅等作家的九篇作品,取而代之的是贾平凹、丘吉尔等中外作家的作品,包括本土作家马及时的《王几何》。选文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让人耳目一新。
此次语文教材的调整,引发了全国各地教师、学生、家长,包括新闻媒体的关注。尤其鲁迅作品的减少问题,更是掀起了讨论的热潮。
(2)精心设计的“阅读导语”,为我们理解语文提供帮助。下面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阅读导语”,编者以人们对鲁迅的认识起笔,又用诗意的语言写出了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的生活。请结合课文内容,将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 ,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 :灿烂的春光有童真, ; ,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
(3)六本语文书中,无数经典人物令我们难以忘怀。请仿照示例,在下面的课文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段话。(不要求句式完全一致)。
王几何(《王几何》) |
老头子(《芦花荡》) |
香菱(《香菱学诗》) |
奥楚蔑洛夫(《变色龙》) |
示例:
泥人张:一门最底层的手艺,让人忘记你的真名;你用一团泥巴,找回了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