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天问一号着陆器成功降落火星!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上午7点18分,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器确认成功降落火星,着陆地点位于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着陆器上搭载的是我国"祝融 号"首辆火星车,这是我国首次实施火星着陆任务。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2020年7月23日发射升空,历经200多天的飞行,于2021年2月10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在此后的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又经过多次轨道调整,对着陆区域进行了高分辨率成像,等待今天这个最佳时机实施着陆。

着陆器搭载"祝融号"降落火星后,轨道器则继续围绕火星运行,一方面为着陆器和火星车提供中继信号服务,另一方面继续进行科学探测活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注:①祝融,我国神话中的火神。②天问一号探测器由轨道器、着陆器和火星车组成。

【材料二】

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写下长诗《天问》,表达了对宇宙万物的好奇和追问。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向宇宙更深处探索,寻求"天问"的答案。

探索火星的愿望美好,难度却极大。火星与地球相距遥远,每隔780天左右才会合一次,会合时带来的理想探测窗口期仅一个月左右。不仅如此,由于探测器飞行线路会受到太阳系内多个天体的扰动,还有太阳风、空间辐射等的复杂影响,轨道设计的难度可想而知。

"天问一号"被火星捕获后,在环绕火星的三个月飞行中,拍摄了大量火星表面照片,由科学家们反复研究和比较分析,最终选出符合探测任务要求的着陆地点。

要完成降落火星的任务,还需要解决一系列更复杂的问题。"天问一号"从火星大气层外缘通过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到火星表面,整个降落过程大致分为"进入、减速、软着陆"三步。从开始踏上进入点的那一刻起,"天问一号"就迎来了此次探测旅程中最为凶险的"恐怖9分钟"。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天问一号"要从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与此同时还要完成一系列的复杂动作;探测器先瞄准进入火星大气层的一个狭窄的进入走廊,接着气动减速,然后火星专用降落伞展开;待降落伞完成使命后,探测器抛掉大底和背罩,露出着陆平台和火星车;大推力发动机开始工作,探测器观察地面,寻找最安全的具体着陆地点;最后着陆器的四条着陆腿稳稳降落在火星表面。这一过程,不能有丝毫差错。而且由于火星与地球距离遥远、信号微弱、通信延时等原因,地面人员没有干预的机会,完全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着陆后,"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驶向火星地面,开始工作。

(根据《科技日报》报道编写)

【材料三】

探测火星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也关系到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人类是否孤独,生命是否还有更多的可能。通过研究火星,人类将更详细地理解地球自身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更准确地预测地球的未来,也会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本质。

(《三闻生活周刊》)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中的四个新闻标题简明醒目,各有特点,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B.

《中国青年报》新闻导语突出关键信息,将着陆器着陆火星的时间地点写得很具体。

C.

火星探测难度极大,原因之一是火星与地球会合带来的理想探测窗口期相对较短。

D.

从绕火星飞行、选择着陆点到成功登陆的整个过程,完全由"天问一号"自主完成。

(2)"天问一号"降落过程为什么被称为"恐怖9分钟"?请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

(3)学校航天社同学正准备有关"火星探索"的演讲,下面是他的设想。请你根据材料,帮助完成任务。

设想

任务

设置互动问题:我国月球探测器名为"嫦娥号",月球车为"玉兔号";火星探测器名为"天问一号",火星车为"祝融号"。这些名称有什么特点?

①拟写问题答案

确定演讲主题:阐述"天问一号"探索火星并成功登陆的意义。

②概括意义要点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提取新闻信息 材料阅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面前,读图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面是张红同学找到的一则漫画,请你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

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2分)

仔细观察这幅漫画,说说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综合性学习。
家,是临行前母亲牵手的万千叮嘱;家,是夜归时父亲远迎的孤单身影;家,是心房中最柔软最温暖的一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爱我家”的综合性活动吧。
【撰写宣传标语】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请你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拟定活动步骤】在讲述“老照片的故事”活动前,请你补充完整你的准备活动的具体步骤。


③向家人详细询问并做好记录;
④整理好记录并撰写成发言稿。
【提出具体建议】在参加“妈妈的唠叨”活动时,为帮助孙萌消除对妈妈唠叨的不满和彼此的误解,以增进母子感情,请你给孙萌提出两条行之有效的建议。
【谈谈活动收获】活动结束后,请你谈谈在此次活动中的收获。

口语交际。
小明同学缺乏人生理想,没有学习热情,看到电视报道大学生找工作难后,更是心灰意冷,总觉得能拿到初中毕业证书就行了。作为他的好友,你将如何劝说他呢?(2分,60字以内)
你可以这样说:

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2分,不超过20字)
(襄阳日报) 本报讯(首席记者秋子 记者汪锐) 3月26日上午,在北京解放军海军
总医院,经过专家团队近3个小时的采集,襄阳市第一中学高三(21)班学生张文驰成功为身患白血病的福建4岁小男孩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位中国最年轻的捐髓男孩、全国中学生捐献骨髓第一人,在国内外众多媒体聚焦、亿万公众的瞩目下,完成了他期盼已久的生命接力壮举。2011年4月23日,是张文驰年满18周岁的日子。当日,这位腼腆的中学生走进献血车,用无偿献血、捐献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的方式,作为自己的成年礼。

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全民读书月活动已经启动,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进行以“身边的读书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
如果你的选题是“身边人的阅读习惯”,你想展开一次调查,请设计一个调查问题。
湖北日报联合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图书馆、荆楚网,推出“湖北人阅读习惯调查”,下面是调查中获得的一些资料,请作分析并围绕“读书目的”写出你的结论。
【材料1】
关于读书目的的调查

项目
增长见识
兴趣
就业
提拔
升学
致富
研究
消遣
其他
比例
59.5%
51.9%
6.1%
4.1%
4.1%
2.3%
8.2%
23.7%
4.9%

【材料2】
记者随机采访了正在自助图书馆借阅书籍的市民,当问及他们一般借阅什么方面的书时,李女士说她听说医食同源能够防治疾病,特地来借相关的书籍回去学习。王先生说他对摄影特别感兴趣,这次借阅《美学与摄影》是想多了解一些摄影的美学意义。有不少的借阅者都和他们一样。记者发现人们读书的目的并不功利化。
在活动过程中,你们学校决定由你做代表去邀请冯教授来学校作报告,给正在求学阶段的学生讲讲读书的原则和方法,你准备这样和冯教授做沟通:“。我们都期待着您的精彩报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