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 此外更何求?

[注]①唐肃宋上元元年(760)夏,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郎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这首诗作于这期间。②禄米:古代官吏的体给,这里指钱来。③饭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自谦之词。

(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正确的请选"A"。错误的请选"B"。

①首联中的"抱村流"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弯清流绕宅而过。   

②首联中"长夏"点明时间,"江村"二字照应题目,"事事幽"则统领整首诗。  

③颈联对"老妻"和"稚子"的细节描写,写出了杜甫一家在浣花溪生活的富足。   

④诗人颠沛半生,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儿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   

⑤这首诗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2)颔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诗歌关键词句 诗歌意境鉴赏 诗歌思想情感 诗歌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
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
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

作者借此词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全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描绘了边塞的景象,表现了之情。(3分)
本诗写诗人前往边塞慰问将士,山高路远,以“”和“”自比,在叙事中流露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2分)
选出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

A.首联前一句写自己轻车简从,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后一句说自己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B.颔联是说使者到了居延,就象滚滚尘沙一样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了胡天的上空。
C.颈联两句,气象极好,在一片大沙漠上看到远处烽烟直冲云霄,大河上一轮落日,没有云翳,显得格外圆而大。
D.结尾一联是说使者到了萧关,遇到巡逻侦查的骑兵,一问,才知道督护的军部还在离这儿很远的燕山呢。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⑴全诗情感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应是,后四句应是,从而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⑵“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传颂千古的名句。它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的怎样一种心态

阅读下面古诗。(5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歌首句中的一个“僵”字,写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
(2)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了。全诗抒发了作者强烈的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
看叶
宋·罗与之
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注】罗与之,南宋诗人,曾应进士举不第,晚年归隐。
(1)第一句描绘了春天怎样的景物特点?
(2)这首诗歌含蓄而富有哲理,请就此作赏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