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量角器、直尺、 三角尺、 三角尺,可以做以下实验。
(1)透过尺子能看到清晰的刻度线,说明尺子的材料有很好的 性。
(2)将两把三角尺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直尺紧贴桌面快速击打下方的尺子,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上方的尺子具有惯性,与头发摩擦后的直尺能吸引碎纸屑,这是因为 。
(3)图甲中,量角器底边长度为 。
(4)用量角器的底边将直尺支撑起来,当直尺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量角器的底边正好在直尺的中间位置(刻度线"7"和"8"的中间)。
①图乙中,用吸管在直尺 端上方用力水平吹气,能观察到直尺 端 (选填"靠近"或"远离" 吸管。
②图丙中,将三角尺 、 分别竖直挂在直尺刻度线"1"和"13"位置后,直尺还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则 、 的质量之比为 。
如图所示,某小组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器材:有刻度的杠杆、若干个相同的钩码、弹簧测力计等,O为杠杆的支点。
(1)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除了可以消除自身的重力影响,还可以方便实验时测量或直接读出 。调节时,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应如何操作 。
(2)某实验小组记录两组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
动力F1/N |
动力臂l1/c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1 |
2 |
20 |
1 |
10 |
2 |
1 |
8 |
2 |
4 |
据分析这组数据中,实验序号为 (选填:“1”或“2”)的一组肯定有错误,检查发现是测量动力臂时读错了,动力臂的实际值比记录值 (选填:“大”或“小”)。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
质量/g |
初始温度/℃ |
加热时间/min |
最后温度/℃ |
水 |
60 |
20 |
6 |
45 |
食用油 |
60 |
20 |
6 |
68 |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小明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人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
在液体中。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液 ρ水((选填“=”、“ >”或“<”),h与ρ水、ρ液,及H的关系式是h= 。
(3)小明根据图15(a)在吸管上标出1.0刻度线(单位g/cm3,下同),再利用上述关系式进行计算,标出了0.8、0.9、1.1、1.2的刻度线(图中未画出)。结果发现,1.1刻线是在1.0刻线的 (选填“上”或“下”)方,相邻刻线的间距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4)为检验刻度误差,小明取来食油,先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其密度,然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但操作时却出现子图(c)所示的情景,这让他很扫兴。难道实验就此终止了吗,根据经验或思考,在不更换食油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的尝试: 。
如图为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电路图,
(1)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8Ω,则电源至少要用 节干电池串联。
(2)按图所示的电路,结合你选择的至少干电池节数和应选的电表量程,在图中用笔画线代表导线,将实物图正确连接完整(连线不能交叉)。
(3)闭合开关S前,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 端(选填“a”或“b”)。
(4)闭合开关S,发现灯L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电流表断路 | B.小灯泡L断路 |
C.电压表短路 | D.小灯泡L短路 |
(5)故障排除后,为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滑片让电压表示数为 V,此时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
电流做的功跟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三个因素都有关。小明同学要通过实验探究电功跟电压的关系,他选用的器材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两容器完全相同,且盛有等体积的煤油,电阻R1>R2
(1)进行上面实验,除了通过R1、R2的电流相同,煤油质量相同外,还必须使得 相同。
(2)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判断电流做功多少的。
(3)通过上面的实验他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