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质量为 m的物体自倾角为 α的固定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动。该物体开始滑动时的动能为 E k,向上滑动一段距离后速度减小为零;此后物体向下滑动,到达斜面底端时动能为 。已知sin α=0.6,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A. |
物体向上滑动的距离为 |
B. |
物体向下滑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
C. |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等于0.5 |
D. |
物体向上滑动所用的时间比向下滑动的时间长 |
如图所示,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振幅(A)、频率(f)均相同的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M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O点为波谷与波谷的相遇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N两质点始终处在平衡位置
B.该时刻质点O正处于平衡位置
C.OM连线中点是振动加强的点,其振幅为2A
D.从该时刻起,经过四分之一周期,质点M到达平衡位置,此时位移为零
一列简谐横波,在t=0.6s时刻的图像如下图甲所示,此时,P、Q两质点的位移均为 1cm,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
B.这列波的波速是![]() |
C.从t=0.6 s开始,紧接着的Δt=0.6 s时间内,A质点通过的路程是10m |
D.从t=0.6 s开始,质点P比质点Q早回到平衡位置 |
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x=2sin(50πt+)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振幅为4cm |
B.它的周期为0.02 s |
C.它的初相位是![]() |
D.它在![]() ![]() |
如图所示,一束入射光AO从某种介质以入射角α射入空气,以O点为圆心,R1为半径画圆C1与折射光线OB交于M点,过M点向两介质的交界面作垂线与入射光线AO的延长线交于N点,以O点为圆心,ON为半径画另一个圆C2,测得该圆的半径为R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介质的折射率为![]() |
B.若光由介质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则临界角为arcsin![]() |
C.若过圆C1与界面的交点D作界面的垂线交圆C2于P点,则OP与法线所夹的锐角等于全反射的临界角 |
D.若入射光的强度保持不变,逐渐增大入射角α,则折射光的强度将逐渐增加 |
如图所示,Rt为热敏电阻,R1为光敏电阻,R2和R3均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V为理想电压表,现发现电压表示数增大,可能的原因是
A.热敏电阻温度升高,其他条件不变 |
B.热敏电阻温度降低,其他条件不变 |
C.光照减弱,其他条件不变 |
D.光照增强,其他条件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