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某小组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为了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支外形相同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是小明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运动。

(1)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N。 由图(乙)、(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的表面粗糙些(铜块或木块)
(2)实验时,小明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正确方法拉着弹簧测力计,则测出的摩擦力实际摩擦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实际操作时,手拉着弹簧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比较难做到的,因而测力计的读数不一定等于摩擦力的大小。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方法,确保测力计的读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写出你的做法(画图或文字说明):

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钩码质量(g)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指针位置(cm)
2
3
4
5
6
7
7.5
7.5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_________
(3)小华作出了如下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甲乙丙丁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_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_________。(选A或B)
A. 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在作图乙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丙和丁所示,他发现丁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丁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______(选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②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请回答:

(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它在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___________。
(2)实验为了让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采用的做法是: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论,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___________运动。
(5)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___________。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6)汽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突然前方有行人横穿马路,司机紧急刹车,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幸亏系着安全带,才没有破窗飞出。请你解释这一现象。
答:刹车前人和车都是___________的,刹车后车速突然减慢,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由于具有___________要保持原来的___________状态,因此,若不系安全带就可能会破窗飞出。
(7)一辆小型汽车的质量是1.2t,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大小是汽车车重的0.2倍,此时汽车的牵引力大小是_____,汽车所受地面的支持力大小是_____(g=10N/kg)。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1)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_________(选填“考虑”或“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的个数。
(2)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_________(填“挤压”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