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3,《天工开物》中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田间制稻、脱粒等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把镰刀口磨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

B.

木桶底面积较大是为了减小压力

C.

用力击稻是为了利用惯性脱粒

D.

撑开稻草晾晒是为了加快蒸发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惯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四位同学练习使用温度计测水温的情景,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诗歌辞赋不仅有思想内涵,还蕴涵着物理规律,对于下面诗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C.“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高望远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

下列问题中都是光源的一组是()

A.太阳、月亮
B.闪电、发光的水母
C.镜子、蜡烛的火焰
D.发光的灯泡、用于投影的屏幕

以下关于物体温度的说法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
B.喝起来感觉到凉的水温约为60℃
C.冰箱冷冻室内“冻豆腐”的温度约为4℃
D.酒精灯火焰外焰的温度约为100℃

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在水中传播比在空气中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