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移动光屏距透镜20cm时,在光屏上正好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则(  )

A.

蜡烛距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

B.

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0cm

C.

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D.

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小明将蜡烛、凸透镜 ( f = 10 cm ) 、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光屏上成清晰的烛焰像,然后进行了如下的判断和操作(每次操作均在如图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根据图中凸透镜成像原理可制成投影仪

B.将蜡烛和光屏对调,透镜位置不动,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烛焰像

C.小明把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烛焰像,小明戴的是近视镜

D.将蜡烛放在 45 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烛焰像

小亮测得甲、乙两杯水的温度分别是 45 ° C 75 ° C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杯中水的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水的分子运动剧烈

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水的内能小

C.乙杯中水的热量一定比甲杯水的热量多

D.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少

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    )

A.春季,小明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 - - 提高液体温度加快蒸发

B.夏季,小明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冰减少,手感到凉 - - 熔化吸热

C.秋季,小明发现操场上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 - - 霜是非晶体

D.冬季,戴眼镜的小明从教室外走进教室内,镜片模糊不清 - - 液化吸热

下列声现象与声学知识相符的是 (    )

A.听铃声回教室 - - 声可以传递能量

B.回答问题时声如洪钟 - - 声音的音调高

C.教师讲课 - - 声带振动发声

D.教室外声音很大,学生关闭门窗 - -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下列数据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初中生所受重力约为 50 N

B.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 50 kg

C.学生在校园内步行的速度约为 5 m / s

D.让人感觉舒适而温暖的教室内温度约为 25 ° C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