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表述正确的是
A. |
|
B. |
|
C. |
|
D. |
|
小欣有16颗外形相同、型号一样的钢珠,其中有一颗因质量偏小而不合格。她从实验室找来了托盘天平,为了找出不合格的钢珠,小欣至少需要称量的次数为( )
A.2次 | B.3次 | C.4次 | D.5次 |
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 |
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 |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
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动的过程中密度减小 |
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发现同学们要用的篮球差气,于是他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当篮球变圆后(变圆后的微小形变忽略不计),仍继续给它打气,则篮球内气体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过程是( )
A.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增大 |
B.质量增大,体积不变,密度增大 |
C.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不变 |
D.无法判断 |
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 B.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 |
C.用手直接加减砝码 | D.所测物体质量可以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 |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