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中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过冬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
| A. |
三权分立 |
B. |
君主立宪 |
C. |
人民主权 |
D. |
法律至上 |
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说:“历史主要是研究人的,但是在人的生活中,并不是一切事物都对历史具有同样意义……只有价值联系才使我们重视此一事件而忽视彼一事件……假使没有这种价值联系,那么我们对人类历史生活中的个别差别,将像对海上的波浪或风中的树叶那样漠不关心。”对此理解正确是()
| A.历史研究是人对价值判断的主观体现 |
| B.历史研究侧重事件对事件的价值联系 |
| C.历史是探索发现孤立的个别事件 |
| D.历史研究应以个人的活动为核心 |
1942年初,戴安澜师长率国民党第200师入缅与日作战,不幸牺牲。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香山寺为戴安澜举行了国葬仪式。1956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这表明()
| A.国共共同抗日 |
| 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 C.敬仰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 |
| D.民族英雄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 |
抗战胜利后,重庆政协制定的宪法提到:“中华民国人民,无分男女、宗教、种族、阶级、党派,在法律一律平等。依据省县自治通则,制定省自治法……全国陆海空军,须超出于个人、地域及党派关系以外,效忠国家,爱护人民……任何党派及个人,不得以武装力量为政争之工具。”这体现的原则是()
| A.民主共和、地方自治、党政分离 |
| B.民主共和、分权制衡、党政军分离 |
| C.人人平等、分权制衡、党政分离 |
| D.人人平等、地方自治、党政军分离 |
蒋廷黻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这反映了作者()
| A.寻求解读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理由 |
| B.探索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 |
| C.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 |
| D.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 |
中国社科院知名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行省制必然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
| 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 |
| 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
| D.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