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下图示意河南省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

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洪涝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并在达卡西北汇合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流域总面积超过170万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约1.3万亿立方米,年输沙量超过10.6亿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 图1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概况及其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图2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的月平均流量图”。

(1)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有  

(2)比较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的差异并解释其成因。  

(3)分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文特征对三角洲地区的影响。  

(4)为促进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指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旨在将其培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面积17.5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38.4万人,城市化率达69.3%,目前已拥有呼和浩特、包头两座大城市和鄂尔多斯、榆林两座中等城市,有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以及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石墨、铁矿等矿产资源。

材料二 图1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概况图”,图2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演化示意图”。

(1)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城市化主要表现为  

(2)依据当地资源条件,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  

(3)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应协同应对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4)简述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对国内其他城市群及对外开放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并在达卡西北汇合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流域总面积超过170万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约1.3万亿立方米,年输沙量超过10.6亿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 图1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概况及其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图2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的月平均流量图”。

(1)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有  

(2)比较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的差异并解释其成因。  

(3)分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文特征对三角洲地区的影响。  

(4)为促进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指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  

农用大棚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我国北方不少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究其原因主要有: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

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

越后妻有地区位于日本本州岛中北部,冬季多大雪。由于地处偏远,该地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大都市,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乡村日渐衰败。为改变这一状况,该地区于2000年开始举办“大地艺术祭”活动。该活动以弃耕的农田、闲置的农舍和校舍以及山地为舞台,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展现当地传统文化。该活动使越后妻有地区逐渐成为日本知名的旅游地。如图为永久保留的“大地艺术祭”经典作品﹣﹣《梯田》。

指出越后妻有地区举办“大地艺术祭”活动的旅游价值,并说明能够永久保留在田野上的艺术作品的特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