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
B. |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
C.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
D. |
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
2011年6月,潘基文连任联合国秘书长,引用中国古代某思想家的话“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该思想家属于
A.道家 | B.儒家 | C.法家 | D.墨家 |
能够反映战国时期新型生产关系形成的历史现象是
A.广泛使用铁制工具进行农业生产 |
B.出现了初步繁荣的城市 |
C.逃亡者“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 |
D.出现了大型水利工程 |
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①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
②燕国都城是北方的商业重镇
③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
④各诸侯国经济交流没有障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下列关于夏商西周时代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金石并用,生产力相对落后
B. 是家国一体的部族国家
c. 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D. 官学占据主导地位,私学渐趋活跃
西周时,“天子之豆(豆: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西周天子大权独揽,至高无上
B. 西周时期是青铜器的鼎盛时期
c. 西周奴隶主过着奢侈腐化的生活
D. 西周的饮食礼俗体现了贵贱有序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