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

1895年,严复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他认为,开民智是今日一大要政。

1905年,严复在与孙中山交谈中说:"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之于丁。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乎!"

1915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组建筹安会,严复参与其中。同时他认为:"吾固知中国民智卑卑,号为民主,而专制之政不得不阴行其中,但政体改变,已四年矣。袁公既有其实,何必再居其名"

--摘编自《严复集》

(1)根据材料,概括严复关于"民智"的认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在不同历史时期严复的"民智"主张。

科目 历史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思想的萌发 洋务思想 严复的民主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23年2月22日,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评选结果揭晓,《中国管理思想史》《百年革命家书》《新中国70年》等历史图书获奖。该奖项的主要参评条件为“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重要作用”。下图为《新中国70年》一书的部分章节目录。

请依据该参评条件,就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内容,自选主题,撰写一书名和相应的完整目录。(要求:书名明确,各章须有节,逻辑清晰,史实准确,不得照抄材料。)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时,官府采用方田法进行较大规模的土地清查,以厘定田税,并写入户帖。南宋时,两浙地区开始推行经界法,规定由农户自行丈量土地,依照固定格式绘出“田之形状及其亩步四至”的田形图,并载明土地来源情况,呈报官府检核。南宋政府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砧基簿,构成了私有土地产权登记册。明清的鱼鳞图册,即源于此。

——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11世纪中期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后,派专员对各级封臣和自由人的土地、财产、收入进行核查和登记。在教士、郡长、佃户等作证下,专员向当事人询问土地的归属、大小和庄园各类财产数额,并将调查结果登记造册。该登记册为国王提供了征税和下派封建义务的依据。12世纪起,英格兰封建庄园效仿威廉时期的做法,定期清查庄园土地和财产,并登记造册。这一做法为中世纪英格兰封建庄园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据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等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国和中世纪英格兰土地清查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和中世纪英格兰以清查为核心的土地管理制度对各自历史进程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土地管理所体现的国家治理理念。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校勘,是指校正、审定古籍记载的正误真伪。其基本做法是利用史料对古籍记载进行相互核对,条列异同,形成校勘记。下表是今人围绕《建康实录》的校勘事例。

请仿照事例(1),撰写(2)的校勘记;并据以上三则事例,指出校勘古籍时所利用的文献史料应具备的特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源于近代欧洲的“文明”,在19世纪成为西方国家进行殖民扩张的辩护词,它们认为,文明可以普遍化。1959年,有欧洲历史学家认为,文明是一个具有边界的区域,需要借鉴其他文明的成分,同时抵制那些不利于自身的因素。

——据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历史学家文明观念形成的国际政治背景,并简要谈谈不同文明相处的正确方式。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24年11月18日,为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我国在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场重要展览,主题是“中国·唐——一个多元开放的朝代(7-10世纪)”。展览分为“乐居长安”“海纳百川”“文人世界”“技臻于美”“大唐丝路”“扬帆出海,联通世界”等单元,展现了辉煌灿烂、自信开放的盛唐气象及其深远的历史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任一或多个朝代为对象策划一场展览,展现其深远的历史影响。(要求:展览须有主题、至少三个单元设计及相应说明,观点正确、阐述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不得照抄材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