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没有被反映着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 |
①② |
B. |
①③ |
C. |
②④ |
D. |
③④ |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A.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 B.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决定的 |
C.主要方面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 D.主要方面的次要矛盾决定的 |
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
A.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 B.矛盾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
C.实践的观点 、联系的观点 | D.实践的观点、矛盾的观点 |
由于自然灾害的频发和地月距离接近出现的“超级月亮”等自然现象,一些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电影《2012》,认为世界末日真的快到了。这种观点
①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②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③揭示了世界的物质性 ④是主观臆造的联系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说:人不可能两次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可能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
A.前者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
B.前者承认运动的普遍性,后者否认运动的绝对性 |
C.前者承认静中有动,后者承认动中有静 |
D.前者离开物质谈运动,后者离开运动谈物质 |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一观点
A.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 B.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
C.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 | D.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