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于下图所示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铜是负极,锌片上有气泡产生
B.锌片逐渐减轻,铜片逐渐增重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得电子被还原

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 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酸性KMnO4,⑤乙醇,试根据其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组合是

A.只有②④⑤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都可以

下列变化中,没有化学反应发生的是

A.煤的干馏 B.石油的分馏 C.石油的裂化 D.石油的裂解

据报道,碳纳米管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的大分子组成,其导电性是单质铜的1万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C的质子数为6
B.石墨和碳纳米管互为同素异形体
C.金刚石和碳纳米管分子互为同分异构体
D.碳纳米管是非金属导体

将V1 mL 1.00 mol·L-1盐酸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当加入酸与碱都为30 mL时刚好完全反应,此时放出的热量最多
C.此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50 mol·L-1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