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A.

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

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

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学者金观涛、刘青峰在《五四新青年知识群体为何放弃“自由主义”?》一文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而且影响到对《凡尔赛和约》的解释,并进一步冲击中国知识分子对未来观念的建构。”一战后,中国思想界最突出的转变是( )

A.从宣扬科学到反思“科学万能”说
B.从学习西方社会制度到质疑其制度
C.从盲目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
D.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

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为此,苏维埃俄国调整了当时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

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B.允许市场发挥作用,体现逐步过渡的思想
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这就是英国诗人拜伦笔下的“拜伦式英雄”。这些“拜伦式英雄”体现了( )

A.光荣革命时代的理性之光
B.启蒙运动时代的自我意识
C.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D.蒸汽时代社会的黑暗现实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评论到, 20 世纪“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下面说法能证明其结论的是

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
B.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C.二战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70 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国家干预

1984年,万科、联想、海尔这几个在中国富有影响力的企业相继诞生。这一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对外开放全面展开
B.家庭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