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
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
B. |
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
C. |
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
D. |
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
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 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 |
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 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
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有一半来自精子 |
B.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
C.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D.合子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一致 |
卵原细胞是经过下列哪种方式形成的( )
A.无丝分裂 | B.基因重组 | C.减数分裂 | D.有丝分裂 |
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及对象是()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 ②减数第二次分裂 ③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④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⑤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⑤ | D.②⑤ |
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如图所示,图中①、②和③过程分裂表示
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B.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 |
C.受精作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
D.受精作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