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
A. |
制备Fe(OH) 3胶体 |
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 3溶液中 |
B. |
由MgCl 2溶液制备无水MgCl 2 |
将MgCl 2溶液加热蒸干 |
C. |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
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
D. |
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
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与C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D能分别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X、Y、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Z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B.A、B、C、D只能形成5种单质
C.A、B、C三种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D.自然界中存在多种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依次通过下列哪组洗气瓶()
A.溴水,浓H2SO4 | B.澄清石灰水,浓H2SO4 |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H2SO4 | D.浓H2SO4,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原子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
B.两种不同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
C.非金属单质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
D.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新一代实用化的蓄电池,该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电压高的特性。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反应:C6Li-xe-="=" C6Li1-x+xLi+正极反应:Li1-xMO2+xLi++x e-="=" LiMO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反应为LiMO2+C6Li1-x==C6Li+Li1-xMO2 |
B.电池反应中,锂、锌各失去1mol电子,金属锂所消耗的质量小 |
C.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内部Li+ 向负极移动 |
D.锂离子电池放电时C6Li 发生还原反应 |
已知a、b分别为ⅠA和ⅦA族的同周期两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则下列关系不可能成立的是()
A.n=m+6 | B.n=m+16 | C.n=m+30 | D.n=m+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