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
A. |
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
B. |
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
C. |
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
D. |
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指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学校》)这个观点表明黄宗羲()
A.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 B.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
C.设计三权分立政体 | D.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形成“士人政府”的思想文化条件主要是()
A.法家思想日趋衰微 | B.黄老之学被推崇 |
C.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 D.科举制度的推行 |
《宋书•天文志》载:“晋康帝建元二年闰月乙酉,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此记载体现的思想观念是()
A.以民为本 | B.皇权至上 |
C.君权神授 | D.天人感应 |
中国的思想文化多姿多彩。有的倾向压抑人性,有的倾向个性自由。其中贯穿着讲求个性自由的是()
①朱熹理学的主旨②庄子的思想诉求③文人画的创作风格④李贽的离经叛道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
结论 |
|
A |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的主张 |
孔子的思想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
B |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和《举贤良对策》等书籍 |
儒学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精致、完备的理论体系 |
C |
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在欧洲得到了弘扬 |
D |
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
宗教改革在德国拉开了序幕,成为反对天主教会的思想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