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种荧光蛋白(GFP)在紫外线或蓝光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荧光,这一特性可用于检测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表达。某科研团队将某种病毒的外壳蛋白(L1)基因连接在GFP基因的5'末端,获得了L1-GFP融合基因(简称甲),并将其插入质粒PO。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1,其部分结构和酶切点的示意图如下,图中E1~E4四种限制酶产生的黏性末端各不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推断,该团队在将甲插入质粒PO时,使用了两种限制酶,这两种酶是________.使用这两种酶进行酶切是为了保证________,也是为了保证________.    

(2)将P1转入体外培养的牛皮肤细胞后,若在该细胞中观察到了绿色的荧光,则说明L1基因在牛的皮肤细胞中完成了________和________过程。    

(3)为了获得含有甲的牛,该团队需要做的工作包括:将能够产生绿色荧光细胞的________移入牛的________中,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等。    

(4)为了检测甲是否存在于克隆牛的不同组织细胞中,某同学用PCR方法进行鉴定。在鉴定时应分别以该牛不同组织细胞中的________(填"mRNA""总RNA"或"核DNA")作为PCR模板。

科目 生物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啤酒经酵母菌发酵酿制而成。生产中,需从密闭的发酵罐中采集酵母菌用于再发酵,而直接开罐采集的传统方式会损失一些占比很低的独特菌种。研究者探究了不同氧气含量下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及相关调控,以优化采集条件。

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密闭发酵罐中会产生___________ CO2 。有氧培养时,酵母菌增殖速度明显快于无氧培养,原因是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采集是指取样并培养4天。在不同的气体条件下从发酵罐中采集酵母菌,统计菌落数(图甲)。由结果可知,有利于保留占比很低菌种的采集条件是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采集酵母菌时 O2 浓度的陡然变化会导致部分菌体死亡。研究者推测,酵母菌接触 O2 的最初阶段,细胞产生的过氧化氢( H2O2 )浓度会持续上升,使酵母菌受损。已知 H2O2 能扩散进出细胞。研究者在无氧条件下从发酵罐中取出酵母菌,分别接种至含不同浓度 H2O2 的培养基上,无氧培养后得到如图乙所示结果。请判断该实验能否完全证实上述推测,并说明理由。

4)上述推测经证实后,研究者在有氧条件下从发酵罐中取样并分为两组,A组菌液直接滴加到 H2O2 溶液中,无气泡产生;B组菌液有氧培养4天后,取与A组活菌数相同的菌液,滴加到 H2O2 溶液中,出现明显气泡。结果说明,酵母菌可通过产生__________以抵抗 H2O2 的伤害。

食物过敏在人群中常见、多发,会反复发生,且可能逐渐加重。卵清蛋白(OVA)作为过敏原可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OVA-Ab),引发过敏反应。研究者将野生型小鼠(供体)的脾细胞转移给缺失TB淋巴细胞的免疫缺陷小鼠(受体),通过系列实验,探究OVA引起过敏反应的机制。

1)脾脏是_______细胞集中分布和特异性免疫发生的场所。

2)用混有免疫增强剂的OVA给供体鼠灌胃,B细胞受刺激后活化、分裂并_______3个月后,通过静脉注射将供体鼠的脾细胞转移给受体鼠,然后仅用OVA对受体鼠进行灌胃,数天后,检测受体鼠血清中的OVA-Ab水平(图中组)。IV组供体鼠不经灌胃处理,其他处理同组。比较组结果可知,只用OVA不能引起初次免疫,组受体鼠产生的OVA-Ab_______免疫的结果。

3)如图所示,脾细胞转移后,II组受体鼠未进行OVA灌胃,III组供体鼠在脾细胞转移前已清除了辅助性T细胞,其他处理同1组。在脾细胞转移前,各组供体鼠均检测不到OVA特异的浆细胞和OVA-Ab。分析各组结果,在组受体鼠快速产生大量OVA-Ab的过程中,三种免疫细胞的关系是_______

4)某些个体发生食物过敏后,即使很多年没有接触过敏原,再次接触时仍会很快发生过敏。结合文中信息可知,导致长时间后过敏反应复发的关键细胞及其特点是_______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化合物S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工业、用菌株C可生产SS的产量与菌株C培养所利用的碳源关系密切。为此,某小组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碳源对菌体生长和S产量的影响,结果见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时,需要对所需的玻璃器皿进行灭菌,灭菌的方法有______(答出2点即可)。

2)由实验结果可知,菌株C生长的最适碳源是______;用菌株C生产S的最适碳源是______。菌株C的生长除需要碳源外,还需要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营养物质。

3)由实验结果可知,碳源为淀粉时菌株C不能生长,其原因是______

4)若以制糖废液作为碳源,为进一步确定生产S的最适碳源浓度,某同学进行了相关实验。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

5)利用制糖废液生产S可以实验废物利用,其意义是______(答出1点即可)。

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红和紫三种,花的颜色由花瓣中色素决定,色素的合成途径是:白色 1 红色 2 紫色。其中酶1的合成由基因A控制,酶2的合成由基因B控制,基因A和基因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与红花杂合体植株杂交,子代植株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子代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子代白花植株中纯合体占的比例为______

2)已知白花纯合体的基因型有2种。现有1株白花纯合体植株甲,若要通过杂交实验(要求选用1种纯合体亲本与植株甲只进行1次杂交)来确定其基因型,请写出选用的亲本基因型、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甲状腺激素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研究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调节机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

实验一:将一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经腹腔注射到家兔体内,一定时间后测定家兔甲状腺的放射性强度。

实验二:给甲、乙、丙三组家兔分别经静脉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甲状腺激素溶液、促甲状腺激素溶液。一定时间后分别测定三组家兔血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发现注射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都起到了相应的调节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家兔甲状腺中检测到碘的放射性,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2)根据实验二推测,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甲组。乙组和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