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

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

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

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和西北欧,1890年前后的几十年内世界工业品的集中产地又由西欧慢慢移向其他地区。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在这两个历史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新大国分别是

A.法国、德国 B.德国、日本 C.英国、法国 D.英国、美国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了《航海条例》,遭到荷兰的强烈反对.引发了双方的三次战争,结果荷兰战败,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但到19世纪40年代末,英国却废除了《航海条例》。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B.英荷关系的改善
C.英国殖民重心由北美转移到亚洲 D.英国实力的衰落

19世纪中期的伦敦,报时自鸣钟(闹钟)从富贵人家的装饰品变成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下列原因与这一变化联系最密切的是

A.钟表技术的进步 B.资产阶级平等观念影响社会生活
C.工厂制的广泛推行 D.工人阶级经济地位得到改善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社会的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全都变了: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各种游记成为畅销书;商业精神大大加强。而这些观念、习俗变化的轨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作用。”对该现象本质原因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A.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巨变
B.文艺复兴为探险家提供精神动力——人文主义
C.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
D.资本主义萌芽引起欧洲社会广泛变化

有人说,罗马法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造就罗马帝国辉煌并给后世带来深远影响的同时,又设置了埋葬罗马帝国的陷阱。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与评价正确的是
①它适用于罗马帝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助于巩固政权并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
②近代欧洲许多国家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了本国的法律制度
③它毕竟是一部维护与巩固奴隶制的法典,保护的是罗马奴隶主的利益
④广大奴隶、平民并不能得到真正的财富和权利,在统治后期它导致帝国危机并走向灭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