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同学通过下面的实验测量人的反应时间。实验步骤如下:
(1)甲用两个手指轻轻捏住量程为 L的木尺上端,让木尺自然下垂。乙把手放在尺的下端(位置恰好处于 L刻度处,但未碰到尺),准备用手指夹住下落的尺。
甲在不通知乙的情况下,突然松手,尺子下落;乙看到尺子下落后快速用手指夹住尺子。若夹住尺子的位置刻度为 L 1 ,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 则乙的反应时间为________(用 L、 L 1和 g表示)。
(2)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9.80 m/s 2 , L=30.0 cm, L 1=10.4 cm,乙的反应时间为________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写出一条提高测量结果准确程度的建议:________。
用多用表进行某次测量,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若选择的挡位在“直流电压500V”,则指针读数为V;若选择的挡位在“电阻×10”,则指针读数为Ω;
在测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阻Rx大约为20Ω,从实验室找出以下供选择的器材:(要求电压从0开始调节,测量数据尽可能精确)
A.电池组(电动势3 V,内阻约1Ω) |
B.电流表A1(0~150 mA,内阻Rg1约5Ω) |
C.电压表V(0~3 V,内阻5kΩ) |
D.电压表V(0~15 V,内阻10 kΩ) |
E.滑动变阻器R1(0~20Ω)
F.滑动变阻器R2(0~3 000Ω)
G.开关、导线若干
(1)实验时应从上述器材中选用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前字母代号).
(2)将设计的电路图画在下面虚线框内.
(3)根据电路原理图完成下列实物图连接。
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采用下图a的装置,通过改变重物的质量,利用计算机可得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像。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b)所示。(g=10)
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m=_________kg;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某兴趣小组为了测量一待测电阻的阻值,首先用多用电表粗测出它的阻值,然后再用其他方法更精确地测量。实验室里准备了以下器材:
A.多用电表 |
B.电压表![]() ![]() |
C.电流表![]() ![]() ![]() |
D.电流表![]() ![]() |
E.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
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0
G.电阻箱,阻值
另有电源(电动势约)、导线、开关等
(1)①在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时,该兴趣小组首先选用“”欧姆挡,其阻值如图甲中指针所示,为了减小多用电表的读数误差,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应换用欧姆挡;
②按正确的操作程序再一次用多用电表测量该待测电阻的阻值时,其阻值如图乙中指针所示,则阻值大约是
;
(2)①在用某种测量方法精确测量该电阻的阻值时,要求待测电阻的电压从零开始可以连续调节,测量时两电表指针偏转均超过其量程的一半。则在上述器材中,除了电源、导线、开关外还应选用的器材是(填器材前面的字母序号);
②在虚线框内画出用此方法测量该电阻阻值时的实验电路图。
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木块A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静止释放,B着的后速度立即减为零,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h和s,测得A、B的质量分别为m、M 。改变h,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
(1)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作出s-h关系的图象。
h(cm) |
20.0 |
30.0 |
40.0 |
50.0 |
60.0 |
s(cm) |
19.5 |
28.5 |
39.0 |
48.0 |
56.5 |
(2)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3)若实验测得A、B的质量分别为m=0.40kg、M=0.50kg.根据图2所示的s-h图象可计算出A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4)实验中,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的测量结果(选填“偏大”或“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