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_型。
(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
(3)理论上,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地。天敌和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
(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_________。
(16分)甲图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图为甲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丙图为某高等动物的分泌细胞。请据图回答。
(1)假设甲图细胞为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多画的结构有(填图中标号) 。
(2)请写出一种鉴定甲细胞是否为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3)图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图甲的和(填标号)中,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的物质是。
(4)影响图乙中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和。
(5)若已知丙细胞的分泌物是蛋白质类物质,除消化酶外,还可能是、
等。
请分析下表,回答有关的实验问题。
实验 |
观察对象 |
实验试剂 |
实验结果 |
A |
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 |
苏丹Ⅲ染液、50%酒精溶液 |
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
B |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分布 |
甲基绿吡罗红染液 |
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大于染成红色的面积 |
C |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
健那绿染液 |
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
D |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
蒸馏水 |
细胞吸水涨破 |
E |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
解离液、0.3g/mL蔗糖溶液、清水 |
质壁分离及复原 |
F |
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
龙胆紫溶液 |
间期细胞不着色,分裂期细胞染色体着色 |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填字母)。请对不正确的实验结果加以订正。
(2)实验B和实验F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其中,实验B用盐酸可改变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实验F用盐酸与酒精混合,对材料进行解离。在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
(3)A组实验中使用50%酒精的目的是。
(4)D组的实验材料除了用于观察动物细胞吸水涨破的现象外,还可以用于制备
和提取分离。
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
(2)若II5与一正常人婚配,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
(3)已知II1不是乙病的携带者,由此可以确定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
(4)III2基因型为__________。
(5)若III1与III4结婚,则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所以我国婚姻法禁止这种婚配方式。
寄生在某种鸟的羽毛中的羽虱大量繁殖会造成鸟的羽毛失去光泽和尾羽残缺不全,影响雄鸟的求偶繁殖。
(1)若该种群中对羽虱具有抵抗力的个体AA和Aa分别占20%和40%,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
(2)左下图是该种群一段时间以后相关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由图可知__________(填数字)代表A基因频率的变化,__________(填数字)代表a基因频率的变化。
(3)研究者认为雄鸟能否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土筑巢,与雄鸟尾羽长短有关,为了验证这个观点,做了如下实验,结果如右上图所示。
①将若干只尾羽长度相似且生长状况一致的雄鸟均分成A、B、C三组,B组雄鸟的尾羽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将__________组雄鸟的尾羽剪短,把剪下来的尾羽用黏合剂粘在另一组雄鸟的尾羽上。给三组雄鸟带上标志后放归野外进行观察。
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几种育种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
(1)①→④方向所示的育种途径,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该育种方法得到的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所以短期内难以得到稳定品种。
(2)②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为确认该过程得到的植株是否为单倍体,可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染色体,观察的最佳时期为__________。
(3)③、⑦过程中目前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4)⑤→⑥方向所示的途径育种方式可以提高__________,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