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史记》载: "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A.

实行察举制度

B.

独尊儒家学说

C.

实行郡国并行制

D.

全面推行郡县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现代哲学家宗白华在谈到魏晋南北朝文化时曾说到:“它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下列可支持这一看法的是()
①司马相如《上林赋》②顾恺之《女史箴图》
③王羲之《兰亭序》④柳公权《玄秘塔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从春秋战国时期“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到秦朝“书同文字”的变化(下图所示),反映出()

A.汉字开始走向成熟
B.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C.书法发展为自觉的艺术
D.从百家争鸣走向文化专制

“(周)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徐)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体现的是()

A.老子的“辩证”观念 B.孟子的“仁政”学说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韩非的“变革”主张

公元前513年,晋国执政赵鞅“铸刑书于鼎”并公之于众。孔子认为此举会导致“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贱无序,何以为国?”由此可见,孔子主张()

A.以民为本 B.以礼治国
C.民贵君轻 D.礼法并施

魏晋时期,佛教成为豪门世族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而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从唯物主义观点展开了反对佛教唯心主义的斗争。隋唐时期佛教更加发展,而以韩愈为代表的中小地主学者举起了排佛的旗帜。材料表明()

A.阶级斗争是推动思想进步的根本原因
B.思想领域的斗争是社会矛盾的反映
C.唯心主义思想一直占据官方统治地位
D.唯物与唯心之争推动社会思想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